乌鲁木齐飞播种草两万亩
2007-02-12

  “运五”型飞机正在为水西沟镇科克巴斯套草场进行播草作业。   

    11日,由国家投资120万元,市农牧局、市畜牧兽医检疫草原工作总站负责实施的飞播种草2万亩作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我市20年来第一次争取到的国家飞播种草项目。

    飞播使用草籽20吨

    据市农牧局局长张亚南介绍,此次作业主要在水西沟镇的科克巴斯套和板房沟乡松树头的纯冬季天然草场进行,旨在恢复天然草场植被,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改善牧草品种。市农牧局、市畜牧兽医检疫草原工作总站事先通过现场多点勘查比较,确定了飞播区域,在打点、面积测量和设计上采用了较为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草种选择了既能起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作用、又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的多年生草种紫花苜蓿、蒿子、披碱草等,并对草种进行了相关技术处理。

    飞播种草工作任务由新疆通用航空公司的一架“运五”型飞机承担飞播作业,作业三天多时间,共飞行23个架次,完成飞播种草作业2万亩,使用混合草籽20吨。

    张亚南说,此次飞播种草项目实施,将结合禁牧、季节性休牧、合理放牧制度,促使项目区农牧民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九成天然草场退化

    据了解,我市虽有1419万亩草原,但草原资源量并不丰富,可利用草原面积962万亩,而全市饲养牲畜不到40万头(只),草原就已不堪重负。由于超载放牧,草原退化,植被裸露,导致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

    “长期的超载过牧、不合理的利用草原、滥挖乱垦等因素,使草原牧草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草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严重退化。”市草原站站长冯立涛说,目前,全市90%的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其中较为严重的退化草原面积占全部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0%,导致了整个城市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为此,2004年1月1日,我市实施了城市周边7.6万亩的草原禁牧。

    “十一五”飞播9万亩

    据悉,我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山地区实施了飞播种草工程。经测定,飞播有苗面积占总播面积的74%~89%,成苗株数老芒麦每平方米达84株~124株,紫花苜蓿37株~112株,平均亩产干草500公斤,2年后每亩纯收益达48.65元~51.73元,收益是投资的6.7倍。张亚南说,飞播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50%以上,使泥土冲刷量减少90%以上,雨水径流量减少80%以上。

    张亚南还透露说,我市9万亩飞播种草项目已纳入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总投资达990万元,拟在乌鲁木齐县中山带、达坂城区前山带、米东新区低山丘陵地带飞播种草。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