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难以承受垃圾之重!
2007-02-12

    本报曾经报道,2006年,长江淡水豚中外联合考察队在经历39天的长江航行后遗憾地宣布,来回3000多公里的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一些专家论断说,白鳍豚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动物。面对这样的消息,不少读者可能感到有些突然。然而,记者近日通过在长江芜湖段采访时的见闻,深感长江之痛。

    江边随处可见垃圾

    塑料饭盒、瓶罐、包装袋、动物尸体散落在江岸的草丛土堆中,江边发出阵阵臭味,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将江滩覆盖……

    记者在长江芜湖羊毛更段看到,江滩上零零星星地堆放着很多垃圾,一些塑料垃圾挂在纤绳上、铁锚上,飘飘荡荡。

    “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上的漂浮物已经落在江滩上了。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随着江水流到下游了。”一位正在防洪墙边散步的芜湖市民何师傅告诉记者:“冬天江水流速慢,大量的垃圾堆积在岸边,一旦汛期到来,这些垃圾就随着江水流到下游去了。”

    “有人对江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吗?”记者问。“没有人清理,至少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何师傅说。

    船民到江中心取水

    记者注意到,在长江芜湖羊毛更段江边停泊着很多船舶,除了一些是货运船只外,还有很多生活船只。

    在江边,记者看到一位船民摇着小船从江中心回到岸边,船头上放着几个盛满江水的塑料桶。船主人告诉记者,这几桶水是从江中心打来的。“江边垃圾这么多,水根本不能吃,只能到江中心去打水,江中心的水要清一些。”记者注意到,水桶中的水虽然比岸边清,但还是有些浑浊,船主说这些水还要撒上明矾处理一下才能用。

    可能重蹈淮河覆辙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道,长江垃圾污染在整个长江沿江城市非常普遍,沿江城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沿岸随意堆放,每到汛期,大量垃圾和固体废物随暴雨、洪水沿江而下,形成“白色污染”。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9000多家化工企业分布在长江沿岸,大量的工业废水流入长江,而长江流域的生活污水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了处理,上百亿吨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长江。

    有专家预测,如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5至10年后,长江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这并非危言耸听。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