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绿色教育:与世界同步
2007-02-06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用电……,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天津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每一位师生,却早已将这些小细节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了。自建校以来,开发区第一小学的环保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环保教育已成为学校整体育人的一个重要特色。这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让环保理念深入学生心间、落实在行动上,并且把环保教育扩展到学生家庭及整个社会。

  成功的特色教育

  实例一:

  小娟的妈妈是职业妇女,为了节省做家务的时间,平时用餐时大多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桌布。

  实例二

  立诚自小就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购买了私家车。因此,他逐渐养成了不爱锻炼的习惯,骑自行车或者坐公共汽车这类代步方式,在他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从上述两个生活实例不难看出,这些方便、省时、省力的行为,在让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尝到甜头的同时,也为若干年后的后代子孙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如何牢固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的希望所在。环保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广大学生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有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此,开发区第一小学确定将环保教育在各学科中渗透,利用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等学科中有关环保的题材,广泛加强环保教育。5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天津开发区环保技术领先的优势,与高科技企业手拉手,把环保教育的课堂延伸到了企业、博物馆、植物园,建立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摩托罗拉公司、诺维信公司、双港垃圾发电厂等一系列“环保教育实践基地”。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扩了学生的视野。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的环保实践活动,升华环保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创办了环保手抄报,开展了环保知识技能比赛主题队会活动。在学生中成立了“开发区第一小学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协会”,并专门设立了“绿色小使者协会”,定期组织环保教育专家、环保志愿者、家长代表等到协会给学生讲解环保方面的知识。少先队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环保共同走”的教育活动,在社区设立“红领巾环境监测哨”,让他们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用实际行动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创建了环保教育《绿色风》网站,完善了“环保教育资源库”建设,尤其是学生在网络教室举办的“网络环保主题班会”极有时代感,成为学校环保教育的一块招牌。

  与世界同步

  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这些《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所倡导的绿色生活在开发区第一小学蔚然成风。学校是“无烟学校”,报告厅照明采用节能灯,教师双面使用纸张打印文件、试卷,设置废电池、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垃圾分类回收箱58个,其中根据汞含量的多少推行新的废电池分类回收,节日庆典使用无火药的环保礼花……,可以说,环保意识已一点点地渗透到孩子们心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

  开发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自发地开展了清除“白色污染”的行动,他们在附近居民小区各楼门设了回收小桶,还在假日里亲自上门宣传环保常识。“请不要随便丢弃用过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可把它们集中起来,通过有关的清运渠道送到塑料炼油厂等单位回收处理。”孩子们童稚的声音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们还学会了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科学用水,他们认真地告诉亲友,平常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平时多打的水可以用来浇花,使水能循环利用。

  许多来天津开发区考察的专家都对开发区第一小学的环保教育赞不绝口,认为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几年来,已有亚洲、美洲的多所境外学校与其建立了环保教育交流关系。

  日本四日市国际环境技术转让研究中心(ICEET)部长田中直之对开发区第一小学进行考察后说:“不要忽视儿童的环保热情,要从小教育,贯穿始终。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看到你们环保教育的丰硕成果感到很震惊,天津开发区第一小学能够如此扎扎实实地开展环保教育工作,可谓是细微之处见精神!这种环保教育水平在日本也是很少见的。”

来源:搜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