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孩子发明红薯做筷子?
2007-02-02

  红薯做的筷子,能用吗?13岁的蒋泽泓就因为这个发明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

  昨日,在泉州市总工会召开的十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蒋泽泓是年纪最小的受表彰者。“这是泉州中小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发明展览会,没想到一鸣惊人。”蒋泽泓的指导老师赵生元高兴地说,他们取得了两银三铜的好成绩。

  蒋泽泓在泉州实验小学读六年级,戴着一副500度的眼睛,俨然一位小学者。

  他是惠安崇武人,从小吃红薯长大,喜欢奇思妙想。当赵老师告知他们2006年9月要举行全国发明展览会,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时,蒋泽泓马上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用的一次性筷子。“木制一次性筷子导致树木大量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能不能用更环保的材料来代替呢?”他灵机一动,何不用红薯来试试?

  想法很快得到老师的肯定,红薯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使用完后还可以当饲料。越想越兴奋,蒋泽泓立刻着手制作。

  他先是把红薯洗净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红薯反复推压成面条状,接着用刀切成筷状(5mm×5mm×20mm)的长条,成形后烘干。

  可是,烘干后的红薯容易开裂和变弯,怎么办?制成的筷子会不会遇热变形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把筷子压制成形后,又放进锅里蒸一遍,这样既能在红薯表面形成淀粉保护膜,又起到了杀菌的功效。等烘干到七八成后,还要把一二十根的筷子用橡胶捆起来,这样就避免了弯曲变形。至于会不会遇热变软,他们实验发现,红薯筷子要放在热水中一个小时后才会变软。“吃一顿饭的工夫,这已经足够用了!”赵老师说。

  就这样,一双淡黄色的红薯筷子就问世了。“我正想申请专利呢!”蒋泽泓得意地说,以后要争取能到厂家生产,方便千家万户。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本报讯在工会全委会上,昨日还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因在沃尔玛组建工会工作和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中成绩突出,泉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傅福荣和泉州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雄南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此外,200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和广东东莞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泉州市选送的“超薄石材复合装饰板”、“陶瓷(环保)煎盘”等7个技术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分别夺得了展览会1项国际级银奖和6项国家级金奖。昨日,项目第一发明人吴世璜等7位同志被授予了“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星辰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