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湖南西洞庭保护区,被氮肥厂和造纸厂污染的湖岸 记者陈小琼 摄日前,省环保局组成检查组,分赴岳阳、常德、益阳3市,现场检查洞庭湖区第一阶段责令停产的8家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停产落实情况。检查结果显示,三市造纸企业第一阶段关停任务已基本完成。三市将于今年3月31日前,对234家超标排污造纸企业实施关停整治,其中岳阳47家,常德57家,益阳130家。
A 造纸清污:234家黑纸厂关停
2006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作为2006年最重要的执法检查。一场事关洞庭湖造纸业治污的攻坚战,由此启幕。
从当年6月初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四连便带队到基层调研。7月中旬,调查组一行先后到益阳、常德等地近10家造纸企业,重点调研环洞庭湖造纸企业环保情况。7月19日中午,检查组在某造纸企业排污口旁发现,滚滚黑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流入湖中,湖水呈现黑色,发出刺鼻的恶臭。所到之处,除泰格林纸集团旗下的企业环保基本达标外,其余的生产污水大都未经处理就直排洞庭湖。检查组还发现,许多造纸企业在巨大经济收益的推动下,正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据我们估算,几年内环洞庭湖地区的纸浆生产能力可能达到350万吨/年。即使全部企业碱回收和治污设备技术都达到泰格林纸目前的水平,排入洞庭湖的污染物总量也将在现在的水平上再翻两番甚至更多,这还只是造纸一项。”省人大环资委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感忧虑,并立即将调查情况向省政府反映。8月7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在信上批示:“请环保局蒋益民同志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洞庭湖地区小制浆造纸企业的整顿关闭工作。”
B 报告预警:四水一湖告急
“目前,我省‘四水一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6年11月25日,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重视。
检查结果显示,全省73个水质检测断面中,较长时间以来有近30%%的断面达不到所属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其中湘江流域受镉、砷、铅、氨、氮等污染因子影响,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更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重心的长株潭三市水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洞庭湖10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国家地表水标准四类以下。
特别需要警醒的是,虽然重金属污染因子得到一定控制,但全省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粉尘、工业废水、工业固体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全省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能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其中长株潭空气污染在全省更为严重。
此外,冷水江等地因开矿造成地质灾害,矿区土地荒漠的现象严重等,表明了全省有不少采矿区植被破坏,地表塌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C 治污之难:违法得利,守法吃亏?
然而,“治污”二字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面临现实的困难。
“环保法明确规定,对于超标排污企业,必须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而实际上,我省超标排污企业仍在生产的比比皆是。”执法检查组向有关部门了解到,沅江市7家5万吨以下的造纸厂,2005年应缴纳排污费8420万元,而有关部门实际上只收了109万元。这一执法标准毫无疑问造成了企业之间“违法者得利,守法者吃亏”的不合理现象。从数据统计来看,新上项目环评率比较高,但实际上有不少新上项目没有环评就上马了。
2006年9月6日下午,省人大环保执法检查组来到某县一造纸企业。在检查组来到之前,该企业已停产整顿,企业老板和一些职工满腹怨气:“职工子女要上学,都等着发工资,不开工怎么办呀?”出于利益因素,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同样不希望关闭这些存在重大环保隐患的企业。
对于洞庭湖区百姓对环保局失职的某些指责,一位基层环保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及时有效制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制处置权,因而执法难度大。市州一级和县市区一级分别只有5万元、1万元处罚权,处罚金额远远小于其违法所得。环保部门属于横向管理单位,人权、财权都在当地,谁敢与当地政府过不去呢?”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重GDP、轻环保,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之名,出台了“一费制”、“零检查园区”、“挂牌保护企业”等“土政策”,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甚至为环境违法企业充当“保护伞”。
D 污企必关:发出环保“必杀令”
“今年(指2006年)底前,洞庭湖区凡无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或长期超标排污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将一律停产,明年底之前,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将全部关闭。”在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对洞庭湖区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下了“必杀令”,并公布了治污时间表。
据了解,目前,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益阳市共有造纸企业101家,其中化学制浆造纸企业25家,废纸造纸企业76家,分布在三市的15个县市区。这些造纸企业多数没有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碱回收等环保设施齐全且能正常运转的仅有2家,其他企业化学耗氧量排放浓度超标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据省环保局调查数据,2005年,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向洞庭湖排放废水共1.07亿吨,其中化学耗氧量共17.40万吨,排放量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5.5%%。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