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惠州商业步行街旁的一家餐馆看到,一位服务员正在把顾客用过的塑料袋、塑料杯和一次性筷子倒入垃圾桶里。该餐馆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生意都很好,平均每天要用掉100双筷子。
记者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大大小小的餐馆有2000多家,以每家每天使用100双筷子来计算,每天至少要用掉一次性筷子20万双。一棵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一次性木筷。如此换算,每天就要“吃掉”约60棵大树。
据悉,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这些筷子就占了10.5%。
每天650吨垃圾中大部分是一次性制品
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在市区某大型超市注意到,该超市一个收银通道10分钟内发出去16个塑料袋,该超市共开放了20个收银通道,估算下来,10分钟便发出去320个塑料袋。据第5次人口普查公报统计,我市有非农业人口166万人,如果每10人每天丢弃1个塑料袋,一天就是16.6万个塑料袋。
市环卫局业务科科长陈源告诉记者,现在我市丢弃的塑料袋除少数被回收再利用外,大部分都因回收利用价值太低,而流入生活垃圾中。
据了解,我市目前每天垃圾堆放量已达650吨,其中很大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
卫生隐患
一次性用品污染严重
一次性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它们却在不断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
现在不少街头小吃摊用的一次性“卫生筷”大多“赤裸”在外面,根本没有用任何东西包装、遮盖。他们用的碗、碟套着一次性塑料袋,用完后随即更换,省去了清洗的工序。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翁伟说,这样的木质筷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一般卫生指标往往不能达标,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使用一次性用品,很可能导致一些短期内难以发觉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市环卫局办公室副主任黄婉华说:“目前,很多一次性用品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大,而且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限制它们流通。而这些垃圾却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被填埋到地下,污染也是很严重的。”
泛滥根源
使用起来方便,用完就扔
在市区一公司上班的周小姐说,平时工作忙,中午一般都是吃快餐,每次至少用掉两个饭盒,一双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塑料袋。她表示自己知道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影响,“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却不可缺少这些一次性用品,使用起来很方便,用完就可以扔了。”
江北21号小区的张奶奶告诉记者:“现在不像过去,大家买菜都不提篮子了,因为它既麻烦又感到别扭。现在去买菜都会有塑料袋提供,用完就把它扔了,比较方便。”
解决办法
尽量使用环保型一次性用品
市环卫局办公室副主任黄婉华告诉记者,以目前的垃圾处理能力而言,降低污染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或者使用环保型(可回收型)一次性用品。
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翁伟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尽量少使用不易降解的一次性用品,比如在选择一次性杯子、塑料袋的时候尽量选用可以降解或者可以回收类型的,同时有关方面要做好回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浪费,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