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暖秋·暖冬?
2007-01-24

  回眸2006,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也许是有关地球环境问题人们谈得最多的两个词组,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之“祸”。

  今年7月下旬,欧美多个国家遭受罕见高温热浪袭击,上百人死亡。图1为2006年7月26日,两名年轻人在英格兰南部的杰勒兹克罗斯一片干涸的土地上玩足球。

  之后,许多地区秋日战线持续拉长,而进入冬季气温仍居高不下,形成了全球大面积暖冬。气候的异常引起了动物的“反常”。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气象局10日发表的气象资料显示,莫斯科9日的气温达到6.4摄氏度,打破该市67年来的暖冬纪录。这里的棕熊由于气候温暖而不能冬眠。

  专家指出,近年来出现的鸟类迁徙季节推迟、繁殖期提前和部分鸟类生活区域北扩等异常现象,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图2为2006年1月15日,一群候鸟聚集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上空,寻找栖身过夜的场所。

  环境污染是导致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自己也深受其苦。图3是2006年9月8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科科迪大学医疗中心,一名受有毒垃圾污染事件影响的患者手举自己的X光片。由于阿比让受到有毒工业废液的严重污染,毒气和恶臭气味弥漫整座城市。这一事件造成数人死亡,另有上千人住院治疗。

  2006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报告指出,全球升温带来的经济破坏规模与重大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相比不相上下。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农作物减产,饮用水短缺,更多人死于营养不良和高温,更大规模的疟疾和登革热疾病暴发。

  2006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谈判的内容限定在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在2012年之后的新义务。国际气候谈判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政治较量,对全人类而言,“后京都时代”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来源:大众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