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元难救河北濒危植物
2007-01-18

赵建成教授拿着濒危植物的标本,很是痛心

  近日,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组,对河北省265种植物的评估结束,222种植物被列入受生存威胁名单,市民熟悉的核桃也未能幸免。

  这一消息昨日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昨日记者通过采访得知,造成植物濒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因素,而且,河北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目前遭遇严重资金瓶颈。

■植物濒危

人在其中“罪责难逃”


  “我老家的穿地龙几乎被村民挖没了。”昨日,石家庄学院大三学生小李给本报打来电话。

  小李告诉记者,他是石市郊县人,家住太行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出门抬头就能看见山。”小李告诉记者,他家所在的村庄三面环山,而山上各种植物众多。而穿地龙是当地非常知名的一种药材。几年前,在山坡的树林边、灌草丛中或沟渠边,经常发现它们的踪迹。

  小李回忆道,有一年冬天,村子里突然来了几个收药材的小商贩。“他们只收穿地龙,而且价钱比较高。”于是一些村民开始挖穿地龙卖钱。最后几乎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出动。每天一大早,村民们便扛着工具,拿着编织袋上山。

  一个冬天过后,穿地龙就不好找了。“现在也特别难找。”小李回忆道。

   有关专家向记者证实,河北省穿地龙近几年减少80%,“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已近枯竭,也被列入受威胁名单。”

  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项目负责人、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赵建成教授说:“当前过度开发利用及建设,使得森林面积减少,大面积的原有生态环境碎片化,导致植物灭绝速度加快。”

  赵建成表示,包括穿地龙、核桃在内的植物,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是其主要致危因素;而植物本身具有的实际或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也是其受到威胁的重要因素。

■法律缺失

濒危植物需要立法保护


     据专家介绍,每一个物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常常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如果不加以保护会陷入恶性循环。而很多植物还具有经济、药用、观赏等功能。

  赵建成告诉记者,河北省的太行山、燕山是我国西南、东北物种交流的通道,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其中珍稀物种研究意义非常大。

   而对于濒危珍稀植物,河北省的关注还比较少,还没有立法保护。

  据介绍,目前对于濒危植物,198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出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公布一、二、三级重点保护植物389种。1999年,国务院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有540余种。而一些省市也相继公布了各省市受保护植物名单或建立濒危植物数据库。

  专家表示,目前对保护濒危植物虽然有执法部门,但执法范围不好界定,导致过度采收现象发生。

■资金瓶颈

 5万元难以拯救濒危植物


  记者了解到,2004年赵建成等人确定河北省70种受威胁植物后,学术论文在华北农学报发表,在业界引起反响。包括国内、省内专家进行交流。在2006年华北七省市植物学年会时,国内专家对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的关注很高。但是对于濒危植物,河北公众知情很少。

  不过项目组成员向记者介绍,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科研资金。

  项目负责人赵建成介绍,科研必须有经费支持,而且涉及到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所需经费比较大。“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科研经费只批了5万元,研究期限长达3年。而保守预算这一项目需经费起码20万元。”

  项目组成员告诉记者,经费有限导致研究工作进展迟缓。野外考察经常会遇到交通不便等困难,花费比较大,“带队出去考察,时常捉襟见肘。”

  “物种没了,几万块钱买不来。”专家表示。

来源:河北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