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年12月18日,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海南龙血树正式列入《海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可是,记者近日在海口市广场路花市一条街暗访发现,珍稀濒危、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提取名贵中药材“血竭”原料,被海南民间称为“不老松”、“平安树”的海南龙血树,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非法交易。
1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海口市广场路花市一条街看到,一盆盆龙血树就摆放在苗圃外面,几乎家家都有龙血树出售。知情人称,受经济利益驱使,这些龙血树大多数是从山上盗挖来的生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野生大龙血树,一株龙血树的售价也比前几年翻了2倍多,有的高达2000元。
记者调查:
龙血树大多采自山上
记者在海口市卫生局斜对面的一家苗圃看到,苗圃里摆放着四五十盆龙血树,其中最大的龙血树胸径有40多厘米,高约2米。卖树的阿婆说,这是一株古董树(野生),有数百年的历史,所以卖价高达1880元。看记者满脸狐疑,她又说,就凭这株龙血树,树干中间有个不老洞,很多人都想买,但给的价格不合适,所以她一直把龙血树做为招牌放在这里招揽生意,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么大的龙血树,是野生的吗?”记者问。阿婆悄悄告诉记者,苗圃里这样大的龙血树都不是培育的,大多是从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的山上挖来的。不过,也有少部分是从山上砍下大的龙血树枝条回来栽培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另一家苗圃,发现这里的龙血树更多,在苗圃的后面,还种着刚从山上砍下的粗大的龙血树枝条。看店的员工说:“如果你们要运回内地去,就买大的龙血树枝条就可以了,回去很容易种活。”这名员工还说,他们基地两个多月前还进了一批粗大的龙血树枝条,这种不带叶的1米长拳头粗的野生枝条,一口价280元,一分也不少。”
部门说法:
海口只能被动检查
“龙血树因其具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经常受到不法分子的觊觎,频频遭盗砍。”一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据了解,早在1994年,海南省林业局就下发了关于禁止随意砍伐包括龙血树在内的任何野生树种的规定,但龙血树不菲身价令许多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盗伐偷售现象屡禁不止。自2001年开始,昌江林业局开始发现有人盗伐龙血树,并偷偷贩卖到内地。
当地人称,过去山道两边长着许多龙血树,但现在人们很难觅到其身影了,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龙血树容易被盗砍。而那些人迹罕至、生长在灌木丛里或岩石间或峭壁上的龙血树,由于砍伐难度相当大,因此幸免于难。
记者将暗访的情况随后向海口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省林业局反映。海口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陈站长立即安排一名欧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这位工作人员称,前一段时间,海南龙血树仅是拟公布的国家II级保护植物。现在海南省林业局也没有给他们下发文件,所以他们目前只是从码头等港口出口通道处把关,不让海南龙血树流向岛外。至于街头一些贩卖龙血树的现象,他们目前只是批评教育,不做罚款。
海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12月18日,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海南龙血树正式列入《海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因此,目前市民不能随意到山上砍伐,市场也不能销售野生龙血树,除非是培育的龙血树才能销售。”
这位负责人还称,海南省野外分布的龙血树很多都伤痕累累,尤其是昌江万亩野生龙血树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贩卖野生龙血树是违法行为,也是他们下一步打击的对象。
专家呼吁:
科学保护迫在眉睫
据《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记载,龙血树是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被称为“血中圣药”,具有止血、活血和补血的作用,使用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全世界龙血树共有40余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我国有5种,产于南部,它们分别是剑叶龙血树、海南龙血树、长花龙血树、细枝龙血树、矮龙血树,是乔木状或灌木状植物。其中,海南龙血树和长花龙血树均在海南有分布。截至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制药厂生产血竭,年产值在数亿元以上。海南省植物学会负责人介绍,目前龙血树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均有分布。由于前些年人为大量掠夺式采伐,龙血树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和过去相比较,龙血树数量大为减少,成片的野生龙血树林尤为罕见。过去海南的儋州、东方、乐东、昌江、三亚、文昌等市县均有龙血树分布,但如今龙血树的身影愈来愈难以觅到。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只有昌江、三亚两个市县还存在着面积较大的龙血树林。
专家建议,除了加强打击非法盗卖龙血树行为,可以考虑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采取迁地保护的方法,将部分龙血树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植物园、苗圃、种植园内。通过引种,不仅可以保护物种,而且还能扩大种源。同时,通过建立药用植物园,或在植物园内设立专门的药用植物苗圃,引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植物,可以为将来研究异地引种、保护药用植物奠定基础。
专家还特别提醒,采取迁地保护时,不要采取龙血树整体“搬迁”方式,可以通过龙血树的枝条或插条进行无性繁殖,或者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