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1062),北宋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出任知天长县(今属安徽)、端(今广州高安)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经手许多棘手案件,政绩颇著。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六十四岁病逝,谥孝肃。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电视、电影等,令其「清官」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常开三宝铡;赤心化紫气,明镜高悬,民间永念一青天。”的楹联寄托着人们的崇敬和怀念。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七年(1062年),追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奉诏陪葬于永定陵西北。次年归葬故里,安葬于庐州合肥县城东公城乡即今合肥市东郊大兴。
包公墓园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
自从湖南的黄静案和湖北的高莺莺案在网上披露后,就两案展开的各种议论帖子据百度搜索统计,超过了100万个;特别是当今天高莺莺案件结论出来后,更是议论如潮。不少网友甚至跟我说“要是包青天还在就好了!”
在这里我不想再对高黄两案多说什么,我更愿意和大家来谈谈“包青天”。
众所周知,包公(包拯)不畏强权、廉明执法、为民做主,最终赢得了一个“包青天”的美名,流传千古。在大家乐为津道的众多包公故事中,《铡陈世美》和《铡龙袍》无疑是最为大家熟知、最具代表性的,而在这两个故事中包公的三把铡刀无疑让大家充满了敬畏和神往。当大家看到有什么赃官污吏仗着权势为非作歹无人能管的时候,总在想“要是有包公的三把铡刀在就好了!”
可事实真是大家所想像的那样吗?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1千多年前包公时代吧。
大家都知道,包公的三把铡刀是皇帝御赐的,它们上铡昏君奸臣、下铡奸淫掳掠之徒,包公就曾经用它们铡过皇帝的龙袍和大名鼎鼎的驸马爷陈世美。如果我们把包公的三把铡刀当成是法律的具体象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法律之所以能够这么公正严明,不畏强权,其根结所在为“御赐”。
大家可不要轻视了这“御赐”二字,正因为是“御赐”的,所以它代表着的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试想普天之下有那个强权是可以强过皇帝的?既然强不过,那当包公要用它来铡某人的头时,某人只有“引颈就铡”的份。包公正是借此来维护了法律的威严为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此为其一。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要是那三把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由当时的人民群众送给包公执法用的话,包公还能用它们来铡下那些权贵们的头来吗?答案是自然是否定。如果那三把铡刀是当时的人民群众所送的,当包公要用它来铡陈世美的时候,陈世美一个电话就能叫来派出所的人把它们当作“非法制造的管制刀具”全部没收起来,然后再以“非法藏有和携带管制刀具”的罪名把包公抓到派出所治安拘留15天。如果老百姓们前去为包公辩白说情,陈世美一定会对向他汇报情况的派出所长说“老百姓们的意见算个屁!”而最终导致部分老百姓被以聚众闹事的罪名给抓起来,而包公将被加上“煽动群众闹事”的罪名而被判刑入狱。在这种情况之下,包公他如果是明白人,肯定以“证据不足”为由不受理陈世美一案。
至于说到铡龙袍,我想哪怕是太师府里的一条狗在街上凶性大发咬死了人,包公也只能用铡刀铡下那条狗的几根狗毛,然后让公孙先生以开封府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发一份“关于铡狗毛的意义重于铡狗头”的文件出来,以释天下人之疑。
包公能成包青天的第二个原因是:关系广、后台硬。
纵观包公与庞太师(这里以大家比较熟悉的电视剧情为据,不一定是史实。)的历次斗争,在其背后始终有一个高级领导在大力支持他,这个人就是皇帝的叔叔“八王爷”;正是多次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得到了“八王爷”的大力支持,包公才能冲破庞太师重重阻挠,“依法办案”。否则包公很可能只有关起开封府衙大门来,用那些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来给自己和展昭、张龙赵虎他们铡脚指甲。
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会不服气,可事实就是如此,不服气也不行。要是说包公真的能靠个人魅力廉明执法,使法大于权的话,为何在《铡龙袍》一案中他没有用龙头铡铡下皇帝的头,而只是象征性的铡了一下龙袍?这就说明,即使是包公包青天,也不能够让法大于权。
当然,包公能成包青天还有他个人人品刚正不阿等等原因里面,但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上面提到的两条;否则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也都不乏刚正不阿的为官者,何以就只有包公成为了包青天?
所以,当我们回到今天的现实社会就可以知道:假如包公活在今天的话,没有了皇帝御赐的三把铡刀,而仅仅有人民群众赋予他的“铡刀”(法律);他也一样会沦为一个普通的执法者的,要是他企图维护法律的公正,要用人民群众赋予他的“铡刀”去铡上司的话,最终也会被上司降职免职、乃至于以“非法藏有和携带管制刀具”的罪名被关起来。
所以,我们期盼法律的公正廉明,不能寄望于包公的再世也不能寄望于再有一个类似于包公的青天老爷出现!
来源:网易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