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沿岸污染调查:白天开车都要开灯
2007-01-10
  中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高载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林立的烟囱占据了原来的村庄,浓烟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黄河,废渣倒入草原。不少居民还仍然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疾病时常爆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这意味着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要削减2%,2007年是关键的攻坚时期。

  但,黄河污染治理,会不会重蹈淮河污染治理覆辙呢?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处石灰窑附近,一名小孩用黑糊糊的手捂着脸。石灰窑生产的石灰,主要为电石厂、炼钢厂提供原料。

  “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附近的乌海市公乌素镇,一位出租车司机对着眼前的黑烟发着无可奈何的牢骚。他很多次要经过109、108国道去往宁夏的石嘴山市或者内蒙古的东胜等地,“天空中到处都是厚厚的如同乌云的黑烟,太阳被遮住了,大白天从公路上走,都要开着车灯。”他补充说。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焦化、硅铁等企业相继在当地建立,所产生的“三废”污染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2006年4月26日,公乌素镇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广深回到村里,眼前一片搬迁后的狼藉。“由于乌海市西来峰工业园区的开发,乡亲们已全部搬走了。”袁广深说,北山村是公乌素镇唯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小小的村庄生产的粮食和蔬菜供给着周边的厂矿。村子往东不远便是鄂尔多斯草原,向西越过黄河则是无边无际的阿拉善沙漠。

来源:北青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