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金街,一个很市场化的名字。在淮河路西段通往杏花公园南大门处,多年来洒金街静立无语,在寂寞中打发着岁月。
说起名字的由来,据在这儿住了一辈子的吴大爷说,当年在合肥城西的土地庙内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他偶然听说在久已被封闭的金斗门内藏有宝物,便动了凡心。这一天,他身披袈裟,慢步缓行,一直走到金斗门下,口中念念有词:“石门石门快打开,吾奉师命送经来。”小和尚只是随便念念,没想到,这封闭了近千年的金斗石门居然慢慢开启了。小和尚欣喜万分,然而随即他又失望了:石门内除了一些装有黄豆的箩筐外,别无他物,更不要说有什么宝物了。小和尚见此,只得随手抓了一把黄豆便回去了。途中,小和尚如捻佛珠一样,边走边将手中的黄豆丢撒在地上。到土地庙时,一把黄豆只剩下一颗了。小和尚将这最后一粒黄豆搓捏了几下,觉得似乎有异,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粒金豆子。
经老百姓口口相传,这件事很快传遍全城。人们纷纷说:小和尚将给他们带来好运。后来,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街便被称为“洒金街”。
撇去诱人的传说不提,洒金街除了有个大气的名字,与普通的巷子没有两样,并没有给附近百姓带来多大的实惠。解放前,洒金街是条泥土路,两边零星能看见几家不上档次的小饭店。每逢大风刮起时,洒下来的不是金子,而是飞扬的尘土。如今,随着淮河西路的改造,这条洒金街也被杏花公园围了进去。记者在周围的一些小区采访时,不少住户对这样的传说一无所知。
也许,所谓“福地”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不过,记者从这片正在成长中的热土看出,它流金淌银的岁月为时不远了,将来可能这里真的是一片繁华热闹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