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寻曼殊不遇[图]
2007-01-02

——2006年4月1日

摄影:吴佩元/文:无题

苏曼殊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

苏曼殊前山沥溪村人,生于日本横滨。生母河合若子生下曼殊后即离开苏家。曼殊由河合若子之姐河合仙抚养,6岁时返原籍沥溪。

 
踩单车从村子里绕上冲检查站过去,南溪村口有两棵大木棉树。还有一颗老榕树。有是榕树,这里几乎每个村镇都有一棵古老的大榕树。太多了,就不发它了。
 

 

通红硕大的木棉花落了一地,路过的行人都顺手捡起。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曼殊先生在家吗?

问过好多村民,近一半的人不知道曼殊家,不知他跟邻居们是否很熟悉,也可能村民很少读他的作品。

 

苏曼殊家的门牌号码。

 

扫街道的阿姨告诉我们了大体位置。另外一位阿伯带我们到了曼殊胡同口。

 

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

 

此时,他不在家,门锁着。

 

苏曼殊以出家人身份混迹俗世,并书写小说,专写男女之情,这一点也是人们对苏曼殊关注的焦点之一。

 

跨院的铁栅栏门。

曾随表兄林紫垣东渡日本,入横滨大同学校就读,间作画。与日本一少女初恋失败,回广州蒲涧寺出家。

 

青苔斑斑,他度过步的砖承载着天空的凝视。

从事小说的创作:《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6种,
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

 

从邻居家可以看到苏曼殊家的天井。

到隔壁的邻居家聊了一会儿……还是没等到曼殊回家。

 

他家的小天井显得很寂静。似乎有种陈年旧纸的气味从里面散发出来,有一点点发霉——这是这个南方地带的气候特征。

 

隐隐听见这位情僧在墙内轻叹: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墙头的草,将子孙遍布到所有的墙头。

它们让苏曼殊门前的这堵墙看起来很美。

不知道是否曾经进入过他的水彩纸上。

……

寻曼殊不遇我没有遗憾,因为他做古已久。但还是有些淡淡地落寞,象那些墙头上的草,随风轻晃着……

中午去凤凰湖的湖心亭吃了红烧宛鱼,天比较晴朗,太阳不大,湖水是绿的,四周植物繁茂。

有风从亭子中间穿过,也穿过我们的身体。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始名宗之助,后改名苏戬,号子谷,曼殊为其法号。前山沥溪村人,生于日本横滨。生母河合若子生下曼殊后即离开苏家。曼殊由河合若子之姐河合仙抚养,6岁时返原籍沥溪,翌年人村塾读书,12岁由新会赞初大师携其至广州六榕寺首度出家,因犯禁被逐。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随姑夫抵上海习中英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随表兄林紫垣东渡日本,入横滨大同学校就读,间作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与日本一少女初恋失败,回广州蒲涧寺出家。未几,重返横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苏曼殊赴东京人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部学习,加入进步团体青年会,开始革命活动。次年,转入振武学校习陆军技术,并参加拒俄义勇队、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为此林紫垣断其经济供给,被迫辍学回国。初在苏州任教,继到上海陈独秀主笔的<国民日报)任翻译,冬至番禺出家,受戒。清光绪三十年(1904)春,寓香港<中国日报)社,得师友资助,漫游南洋诸国。归国后到长沙任教,加入华兴会,参与策划长沙起义。事败转至上海,旋以僧人身份到杭州从事革命活动。之后往来于上海、南京、芜湖间,热衷同盟会、光复会工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曼殊遭通缉逃赴日本,从事文化活动,在《民报》、《天义》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诗作与画幅,编出《梵文典》、《文学因缘》等书稿。次年归国,盘桓于上海、杭州间。清宣统元年(1909),经陶成章介绍去爪哇中华会馆任教。辛亥革命后归国,在上海加入南社,任《太平洋报社》笔政。当袁世凯窃国篡权阴谋暴露时,曼殊怒不可遏地写下讨袁檄文。“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逃亡日本,继续参加反袁斗争。民国5年(1916),曼殊回上海,住孙中山寓所。此后又两度赴杭州,一度去日本。除致力撰述,结交朋友外,仍十分关心国事,然身体日渐不济,病势沉重。民国7年(1918)5月2日,逝于上海广慈医院。民国13年(1924),孙中山赠千金,移葬于杭州西湖孤山。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富有天才的革命文学家。一生创作大量的诗歌、小说、绘画;另有不少译作,均为优秀之作,后人汇编成《苏曼殊全集》行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