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广西南宁市定秋冲今年第三次遭遇不明污染物侵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次污染导致定秋冲沿岸村民及家禽养殖户损失惨重。同时,南宁市环保部门曾通过检测证实,该河段的水质属于最差水质。而该河下游10公里处就是南宁市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是谁导致了该河段的污染?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河水污染让养鸭户损失惨重
定秋冲是南宁市凤凰江的一条支流,因从南宁市的沙井镇定秋坡经过被当地村民称为定秋冲,附近的新排冲与它汇合后,一起流到距此10公里处的南宁市居民生活水源地——邕江。
12月2日,记者在此调查时发现,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定秋冲的污染程度绝不为过。发黑的河水上漂浮着白色的泡沫,河水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河面上不断有一些小鱼浮出水面,奄奄一息。一些鸭子上岸后,岸上的黄土因鸭子身上滴下的污水变成了黑色,定秋冲成了“黑水河”。
在此养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河水污染,他现在养的5000多只鸭子,已经死了约1700多只,为了减少损失,他不得不提前出售这些鸭子。
种鸭养殖户黄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同样忧心忡忡,他说,定秋冲3次污染,让他损失近万元。第一次污染发生在今年的3月份,当时河水突然变黑,他养殖的450只种鸭一天之内死亡30多只,这一项让他损失了3000多元。第二次是在今年的9月份,河水污染让他的种鸭掉蛋(不下蛋)时间达到20多天,少收种蛋3000多枚,再次让他承受了6000多元的损失。第三次则是12月1日早上,由于有了前两次的经验,黄先生的儿子看到河水变黑,急忙将种鸭赶上岸,才没造成损失。
定秋坡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定秋冲水清鱼跃,他们经常在河里钓鱼、游泳,但是从两年前开始,上游就不断排下来黑水,定秋冲的水质逐渐变差,水体越来越黑,散发着难闻的臭味,河里的鱼开始大量死亡。
●再生塑料加工厂是污染祸首
究竟是谁改变了定秋冲的“美丽容颜”?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循河而上寻找污染源头。步行约3公里后,一股工业废水的酸臭味迎面扑来,在不远的一处围墙下记者发现,4个排水口正不停地排放着污水。随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排水口是一家再生塑料加工厂的,定秋冲污染的源头就在这里。
12月4日上午,接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南宁市江南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有关人员对排放污水的再生塑料加工厂进行了检查。记者和环保局的人员在该加工厂看到,厂内的工人正忙着往一个大水池里投放待加工的废旧塑料袋,记者先前闻到的酸臭味正是从这个大水池中散发出来。
在随后的调查中,这家再生塑料加工厂的负责人承认,在清洗废旧塑料的水中添加了化学试剂,然后将没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了后面的河里,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再生塑料加工厂的附近,聚集了十多家类似的加工厂,全部没有办理合法经营手续,其产生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了定秋冲。据沙井镇东南村委会的一位人员介绍,这些加工厂在此存在已经一年多了。按照《广西区环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在一个城市的建成区及敏感区,不能设立塑料制品的企业和生产、加工能产生恶臭气味的产品,那么,这些加工厂为何能在此长时间存在呢?
南宁市江南区环境监察大队黄大队长说,这些加工厂都是私人设立的,以前他们曾经处罚过一些加工厂,但是,有些加工厂的厂主闻风就逃,环保部门没有查扣违规企业物品的权力,因此,对这些加工厂形成不了大的威慑。这位负责人承认,他们在工作中存在失误的地方。
●污染将影响南宁市民消费安全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定秋冲被污染不仅让沿岸村民和养殖户受害,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南宁市民的消费安全埋下隐患。
定秋坡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定秋冲被污染后,他们经常看到一些死鱼漂浮在河上,有些人便把这些鱼打捞上来到南宁市低价出售。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距定秋坡约一公里的沙井新村的村民,直接用被污染的河水浇菜。这里的菜农告诉记者,他们的蔬菜全部销往南宁市某市场。据记者了解,这个市场是南宁市蔬菜和禽蛋产品一个重要集散地。
肉鸭养殖户刘先生坦承,他的鸭子由于长期在被污染的河里养殖,也遭受了污染,他发现河水被污染后死亡的鸭子通体发黑,并且腐烂得很快,明显是一种体内中毒的现象。记者了解到,这位肉鸭养殖户每年的肉鸭出栏量达到5万只,都是销到南宁市淡村市场。在12月2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刘先生正在出售鸭子,这批鸭子的数量约有2000只。
另据记者了解,南宁市环保监测站曾在今年9月份对定秋冲的水质做过检测,发现该河段的水为劣Ⅴ类水。据介绍,劣Ⅴ类水是最差的水质,不能养殖鱼类,不能灌溉农田,更不能当作饮用水源。
面对一河黑水,定秋坡的村民呼吁,定秋冲的污染一年比一年厉害,在它的下游就是南宁市的生活水源地,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治理措施,给定秋冲一个清洁的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