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当湿地与堤坝“PK”……
2006-12-26
淀山湖,当湿地与堤坝“PK”……
人民网记者 马丽
  2006年08月31日15:52
 


淀山湖周边湿地所剩无几。人民网记者 马丽摄


  记者在上海市淀山湖周边走访发现,淀山湖湿地所剩无几。

  在淀山湖的东南岸边,沿湖一家又一家的“农家乐”、度假村、饭馆,以及湖边别墅,只不见芦苇……而在西岸,浩浩汤汤的淀山湖水与绿色的农田一堤之隔。

  参加“2006年湿地使者行动”、来自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协会的同学们说,来淀山湖前,想象这里定是一片片美丽的芦苇荡;来到淀山湖之才发现,湖岸边早已围起人工堤坝,芦苇荡的景象荡然无存。考察中,同学们经村民指点,在堤岸外找到几片零星的芦苇荡,在95000亩总面积的淀山湖周边,天然与人工湿地的面积大片的不过四十亩,小片只两三分地。

  即使这块最大片的四十亩芦苇荡,也是“侥幸”存活的产物。淀山湖边的商榻村生产队朱队长告诉记者,淀山湖西岸的一小段堤岸在1999年夏天的那场洪水中曾被冲塌,后来再筑堤时,村里决定向淀山湖“让”出四十多亩浅滩,这才长出了这一大片芦苇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岸还没筑堤的时候,满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芦苇荡啊;一到九十年代,新堤筑成,就再也看不到那样的风景咯。” 当地年老的村民这么叹息着。

  为防洪,村民筑堤

  淀山湖原名薛淀湖,有“东方日内瓦湖”之誉,位于上海市青浦城西15公里,跨上海青浦、江苏昆山两市(区),上接阳澄,西通太湖,东连黄浦江。湖面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周围约100公里,面积63.7平方公里。水深2米许。

  历史上,近淀山湖的青浦县为上海低洼地所在,涝灾严重。每遇台风海潮侵袭,黄浦江及淀山湖周边就遭受洪涝灾害。

  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为了防洪,开始在淀山湖沿岸筑堤。据当地村民介绍,石堤在上世纪90年代还曾被冲塌过一回,“当时村委会的院子里的水有30-40公分这么高。”淀西村村长郑家新村长比划着说。这项筑堤工程一直延续到2002年。至此,淀山湖被人造堤岸完全“环抱”,与湖边天然湿地就此隔绝。

  湿地亦能调蓄洪水

  有关资料表明,湿地具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湿地的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可以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相当于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从而保证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许多湖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沿海的许多湿地则抵御波浪和海潮的冲击,能防止风浪对海岸的侵蚀。

  但是,芦苇沼泽一片的湿地似乎不如石筑大堤给村民的“安全感”强。芦苇荡的消失,对当地村民似乎也无直接的影响。

  在位于淀山湖西岸的村落里,记者和“湿地使者”们看见有些农家的院落里,零零散散放着几捆晒干的芦苇。当地人说,这些芦苇来自淀山湖北的一小片荒地,“我们用那块地种了点芦苇,把它们制成编制品,卖给日本人。”


淀山湖堤外最大的一片自然状态下的芦苇荡。人民网记者 马丽 摄


  湿地保护,是个难题

  中国内陆河流星罗棋布,纵横交织。水有时泽被一方,有时却让生灵涂炭。对于水的引导防御,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湿地是人们发现的引导洪水的天然防御手段之一,堤坝则是人工防御的常用招数。但是,当湿地与堤坝“PK”,究竟是筑堤,还是留存天然湿地?似乎成了一个难题。

  值得庆幸的是,在淀山湖中的“白鹭岛”将被打造成候鸟家园。这片占地约2.7万平方米的微型天然岛屿,将被恢复成为人工湿地,引种各种引鸟植物,为候鸟栖息创造环境。淀山湖附近的大莲湖,也将规划占地14.6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按照规划,小型岛屿、湖泊沼泽地、水禽湖、湿地保护景观带等将勾画出湿地公园的初步轮廓,上千株长在水中碗口粗的池杉,大片翠绿的芦苇,白鹭在湖上盘旋,游客轻舟湿地,采菱、钓鱼,穿越芦苇,该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来源:人民网科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