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最著名的10只超级猴子
2006-12-25

不论是黑猩猩还是大猩猩或者别的什么灵长类动物,我们暂且统称为它们“猴子”。

这十只猴子的经历让他们成为了科学界的名人,如果把它们的故事写出来,那将是一本厚厚的著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给科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明星猴子们。

一、Baker和Able

在1959年,科学家为了测试在太空中会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将这两只猴子Baker(松鼠猴)和Able(猕猴)放入AM-18号火箭升入了太空。这个记录比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升空的时间还要早2年。

二、David Greybeard

 

在以前,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人类比其它动物聪明的多,因为人类可以制造工具而动物不能。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在延用这个论断。

到了1960年,著名动物学家Jane Goodall在坦桑尼亚研究黑猩猩时发现,一只雄性黑猩猩使用自制的“钓竿”捕捉白蚁吃。她把这只黑猩猩命名为“David Greybeard”,然后研究它和它所处黑猩猩群的行为,最后发现,黑猩猩们都使用这种自制的工具来捉白蚁,它们把一段树枝的叶子摘掉,把皮剥掉,然后伸到白蚁巢中捕捉白蚁。

了解到这件事后,著名的人类学家Louis Louis说道: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工具”“人类”这些名词了。

三、Oliver

跟这只秃头猩猩比起来,那些只是会用树枝吃白蚁的黑猩猩就不值一提了。它可以自己自己调酒,喜欢用双腿走路,“方便”时使用厕所,酷爱看电视

在1975年,一位曼哈顿的律师把它带给科学家去研究,最终发现它有47条染色体(人类46条,黑猩猩48条),介于人类和黑猩猩之间。在当时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到了1996年,科学家重新检测了它的DNA,发现它的染色体其实是48条,跟黑猩猩无异。尽管如此,以它的智力来说,仍然称得上是黑猩猩中的“爱因斯坦”。

四、Hellion

在1977年,教育心理学家Mary Joan Willard开始了一个特殊的训练:让一种叫做capuchin的树猴学会如何照顾那些残疾人。两年后,一只名叫“Hellion”的小猴子就可以帮助一名残疾患者Robert Foster打理日常的生活了。这只小猴子的工作包括帮助Foster吃饭,整理头发,锁门,开关音响,使用吸尘器打扫房间等等。

现在,美国的波士顿有一家专门的训练中心,以Hellion为榜样,训练猴子们成为残疾人的助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3只猴子被训练成功,成为残疾人生活的好帮手。

五、Nim

自从黑猩猩可以自己制造并使用工具的事实被发现后,科学家就想要重新为“人类”和“动物”划定一个界限。这次,他们想要用“语言表达”来区分人类和动物,认为人类是唯一可以使用语言符号的动物。

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些动物学家则尝试教会一只叫做“Nim”的黑猩猩学会人类的肢体语言。但是最后失败了,由于它的单向思维方式,它只学会了几个简单的表达:“给”、“桔子”、“我”、“吃”等等。

但是它也没有让训练者失败,它最终成为了一名艺术家,并完成了许多幅绘画作品。这些画到现在的卖价为2.5万美元。

六、Koko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Francine Patterson开始训练一只叫做“Koko”的雌性大猩猩学期人类的肢体语言。仅仅过了几个星期,Koko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动作告诉大家:它想吃东西或者喝水。

于是,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只会“说话”的大猩猩,并且最终学会了超过1000种肢体语言,甚至能听懂大约2000句英语。

七、Kanzi


上世纪80年代,乔治亚州立大学开始教一黑猩猩“Matata”学习说人类的语言,但是几年后,这个努力宣告失败。但是,当Matata的儿子“Kanzi”出生后,事情有了改观:这个小家伙最终明白了四个单词的意思并学会了它们的发音(banana,juice,grapes,yes)。

现在,它已经明白了2000到3000个英语单词的含义,甚至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心理学家Sue Savage-Rumbaugh进行交流,当然了,使用的键盘是为它特制的。

八、Indah和Azy

这一对兄妹在史密森研究院的展览中,向人们展示了它们的“超猴”的智慧。

其中,Indah学会拼接一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open bag”。它还可以进行1、2、3这三个数字的简单数学运算。

而它的哥哥Azy也学得很快,从刚开始的选择一大碗葡萄吃,到后来的学会选择一小碗葡萄吃,因为它知道那样会带给它更多的奖励。

九、Tetra2

这只小猴子名叫“Tetra2”,它不会说话,不懂肢体语言,不会制造工具,也不懂数学,但是他有着独一无二的身份:它是一只克隆猴。

1999年,美国俄勒冈州一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使用双细胞克隆出这只小猴子。它的成功让我们不禁会想:猴子都克隆成功了,人类的克隆会有多远?

十、Brachiator III

这是一只机器猿,模仿长臂猿的骨架结构制作。它的每一个关节都可以活动,这让它活动起来像是真的长臂猿一样。

它还具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复杂的计算机大脑,可以让它自己决定去做什么动作,还有到哪里去做。它还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它的一个动作使它从单杠中掉下来,它会改进自己的动作,并重新尝试去做。

每当看到这种高科技的机器人出现,总是喜忧参半:这些智能机器人有可能在将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是会不会有终极机器人出现,想要毁灭人类,就想《机械公敌》的超级计算机一样?

2006-12-21 16:43:09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