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本是中国人?
2006-12-22


      圣诞老人的来历,说法众多,但都没有说到根上。其实,圣诞老人本是中国籍,他的原型即轩辕国之人。这是因为,圣诞老人从文化要素来说,一是老而长寿,二是乘车,三是送礼,而这些要素在西方早期文化中并不存在。对比之下,远在东方的中国,先秦典籍《山海经》记录的轩辕国,其国人均长寿,据说寿命最短的也有800岁;轩辕国之名,表明其乘车;乘车可远行,远行可贸易(轩辕国位于天山一带),贸易会送去新鲜用品和玩艺。据此可知,圣诞老人的原型乃是轩辕国人。重构点评。

      摇钱树与耶诞树

      中国人有摇钱树,西方人有耶诞树,它们的渊源在哪里?它们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在中国民间年画中,经常可以见到摇钱树,一棵挂满了铜钱的大树,几个童子,有的持竹竿打树上的铜钱,有的在地上拾铜钱,有的抬着满筐的铜钱高高兴兴把家还。这样的场景至少在东汉后期就有了,在四川出土的东汉陶器里,有一种状如盆而无底的陶器,器皿的表面雕绘有各种吉祥图案,其中便有摇钱树,画着用长杆打钱树上铜钱的人,以及拾取落地铜钱挑走的人。也就是说,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人就把聚宝盆和摇钱树结合在一起,寄托着对财富的渴望。

      关于摇钱树的来历,一般认为出自《三国志•魏志》所引《邴原别传》的一则故事,一个叫邴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钱,由于找不到失主,他就把钱挂在一棵大树上。随后路过此地的人,见到大树上有钱,以为是神树,于是纷纷把自己的钱也挂在树上,以祈求来日获得更多的钱,从此人们就形成了摇钱树的习俗。

      耶诞树顾名思义与耶诞节有关,西方人(主要指有基督教背景的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耶诞节,这是一个纪念基督耶苏诞生的节日(西方人将其称之为圣诞节,对于不信教的东方人来说,称之为耶诞节比较合适)。相传基督诞生在两千年前,当时的一个名叫玛利亚的童贞女未婚受孕,圣种来自天主;那一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下令进行人口普查,玛利亚不得不急匆匆赶回祖籍地伯利恒;12月25日夜,玛利亚在早已住满人的客店的马厩里,生下了基督耶苏;与此同时,一颗异样的新星出现在天空,队队天使从天而降。

      在耶诞节摆上庆祝节日的耶诞树的习俗,大约盛行自18世纪的欧洲,届时基督徒们从树林里砍下塔形的松树或柏树,运回家中,在树上挂满彩带、玩具、礼品,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关于耶诞树的来历,流行的说法是古时候,一个农民在耶诞夜款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儿童,儿童临走时折下一支杉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一棵树,这个神秘的儿童祝福农民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杉树,报答你的善心。”

      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一种民间习俗的渊源,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时间要早。事实上,耶诞节的习俗有一部分就来自非常古老的冬至节,冬至是太阳从“远方”回头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太阳一天比一天升得更高,白天越来越长,阳光越来越热。为了提醒太阳及时“回头”,远古时代的人们甚至要向太阳神献上人牲。

      那么,摇钱树和耶诞树的渊源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们都源自古老的巫术道具“星星树”。欧洲人很早就崇拜星星树,相信挂满星星的树是神秘的树,具有神奇的力量,并能够预示未来。显然,这种想法源自对星星的崇拜,特别是天空中的亮星和新星。不过,由于欧洲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不长,因此我们不知道他们对星星树的崇拜究竟源自何时。

      有趣的是,中国人对神树的崇拜却由来已久,撰写于三四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宝典《山海经》里就记载着许多神树。这些神树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用于天文观测的神树,例如柜格之松、太阳栖息的扶桑树。二是树鸟,它同时具有部落路标功能和民主聚会功能,部落大酋长在这里听取民众的意见,后世的华表正是它的一种演化形式。三是通天的天梯,例如建木。四是玉树,例如三珠树、服常树(琼枝有珠)。五是不死树,例如昆仑山的不死树,不死国的甘木。详情可参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

      如果把上述五种神树的功能合一起来,那么它的形状正是星星树,即在树上装饰着象征神秘力量的星星,或者星星的替代物。事实上,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年前的青铜神树,树上的装饰物虽然包括鸟、兽、龙、蛇,但主要的还是鸟,而鸟在远古则是星星的象征物,例如用三足乌或金凤象征太阳。

      无论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还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在他们文明初开的时代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星星则是宇宙的眼睛,两者的结合理所当然具有神秘的力量,这就是崇拜星星树的理由。问题是,为什么对星星树的崇拜,在中国演变成了对摇钱树的喜爱,而在欧洲则演变成了耶诞树的习俗?其实,耶诞树的功能与摇钱树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区别仅在于西方人把星星树与宗教结合在一起,又把耶诞树变成了一项大宗商品;对比之下,中国人则把星星树变成了世俗的吉祥物或直白的财富欲,反而没有形成多少商品价值。

      西方人把耶苏诞生的日子称之为圣诞节,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也把耶苏诞生的日子称之为圣诞节,则是不合情合理的。这是因为,西方人的“圣”,不是东方人的“圣”。对于绝大多数不信西方宗教的中国人来说,强加一个西方的“圣”,是一种文化侵略行为,至少也是不尊重中国人感情的行为。

来源:北青网论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