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古迹还是要奇迹?
2006-12-21

  温州市区江心屿矗立千年的江心东塔,塔顶丛生树木12棵,形成了“塔树共生”的奇观。

  然而,古塔的顶部由于受到树木根系的逐年破坏,出现了裂缝,再下去情况危险。

  保塔还是保树?这个争论在温州已存在10多年,日前,专家们终于形成了一致意见:依旧保持“塔树共生”的奇观:塔身加固,除去塔上树木多余根系,控制根系生长。

  昨天,经过两个月的修缮,工程已基本完工。

  10年争议尘埃落定

  江心东塔是温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高30米,六面七层,是温州城的主要标志性建筑物。

  由于鸟类常年栖息,古塔顶部丛生树木12棵,其中一棵小叶榕、两棵黄葛榕、两棵女贞、两棵柞木、五棵海桐,虽然塔顶没有泥土,但树木全年常绿,形成“塔树共生”的奇观。塔顶树根顺着塔壁生长,有些已伸进壁缝,有些树根还将塔壁撑出了裂痕,最宽处有10多厘米。

  塔顶树木的生长已构成东塔最大的威胁,江心东塔饱含着温州人的情感,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保塔还是保树”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今年8月,江心东塔维修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讨论,初步确定保留塔顶榕树,从而保留了“塔树共生”这一奇观。

  专家们认为:塔基牢固,维修要维持原貌;塔体裂缝,采用灌浆,残洞用老砖填补;活树对塔身有吸附加固作用,可采用“盆景”原理,对其生长进行控制。

  温州市文物局局长徐顺聪认为,这个加固方案虽是“权宜之策”,但至少能保证今后10年“塔树共生”。

  修复工程考虑周密

  10月15日,施工单位开始进场施工,对塔身表面破损砖块进行了清理。

  10月30日,温州市文化局联合文物、建筑、园林、旅游等单位专家,在东塔塔顶召开现场会议作出具体部署。

  根据现场会议意见,塔顶砖面予以修复,碰到的树根全部保留,死根去除,维修后的泥土放回顶部;塔壁外侧立面的小树及树根去除,但塔内六、七层树木细根保留。

  另外,出于树木生长给水的需要,在塔顶六边每面留2个小排水沟,形成有组织排水。安装在塔顶的4个大功率照明灯也被拆除。专家认为灯具压在泥土上对植物根部造成破坏,晚上近距离高温照射也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影响树木光合作用。

  据了解,整个修缮工程耗资30万元左右。

  游客将不能进入塔内

  昨天,记者在江心屿看到,江心东塔塔身外的脚手架已全部被拆除,塔顶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和古朴的塔身相映成趣。

  据负责修缮工程的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12日开始,修缮工程进入了最后一道工序——给塔身涂上防风化涂料,同时脱去塔身“钢筋衣”,目前已基本完工。

  本月月底,温州市文化部门的有关专家将对修缮工程进行验收。等江心东塔重新开放后,游客将不能再进入塔的内部。

来源:浙江都市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