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新圩 垃圾向村庄推进
2006-12-20
    告急!垃圾“兵团”正在向村庄急速推近!村民冬天要开风扇,边吃饭要边扇苍蝇,否则可能连苍蝇一起吃下。

垃圾围村

    几度向本报告急的这个小村落是翔安区新圩镇东辽村铺内村小组,这个村落有着近600人。村民们称,冬天开风扇的生活已经历一个多月了。

    昨日上午,在该村小组长陈石仁的带领下,记者来找到了村外这条向村里延升的垃圾路。

    这条位于后行山边上的小路,留有村民山上挖土后留下的几处空地。目前,空地已经成了垃圾的天下,有的甚至直接被堆在路边。

    据陈石仁介绍,小路经村边通向村庄后面的新圩镇垃圾处理场。整个镇的生活垃圾都要堆在垃圾处理场,然后填埋处理。但是,一个月前,有人守在垃圾处理场的门口,不让倒垃圾,环卫车就把垃圾堆在路边。然后这些“垃圾军团”就沿着小路围逼村庄。

    在长约一公里的山路上,记者先后看到有5处空地堆放着成片的生活垃圾,最短的一处垃圾堆之间仅隔十几米,臭气刺鼻,布满了苍蝇。

    村民向记者诉苦道,入冬一个月来,家中常常要开着风扇,不是为了纳凉,而是为了吹走苍蝇。吃饭的时候,村民也要边扇苍蝇边吃饭,一不小心,苍蝇就会掉到碗里。

    陈石仁担心,垃圾一直这样倒下去,很快会逼近村民家门口。一旦下大雨,脏水就会流到山下的田里,田里的苗就会因为污染而枯死。

阿婆守“场”

    在新圩镇垃圾处理场门口,两位老阿婆手持树枝正赶苍蝇。

    据介绍,老阿婆一位80岁,一位74岁,为了阻止环卫车把垃圾倒在垃圾场内,一个多月以来,她们24小时守在这里。

    目前,她们吃住都在垃圾场门口的平房里。

    老阿婆讲,垃圾场所在位置原是个村子,叫高厝村(又名白云飞),她们是1958年搬走的,目前,散居于诗板村。但是,搬迁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现在高厝村成了垃圾填埋场,她们守在这里,阻止环卫部门倒垃圾就是要讨个说法。

    据村民介绍,该垃圾场于两年前建成,之前40几年一直矗立着几所废弃的房屋。

镇村协调

    新圩镇村建站站长黄金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镇已经获知这一情况,也很重视,正在想办法疏通解决,跟村里协调。

    黄称,村民不让倒垃圾,短时间内只能把垃圾先倒在路上,问题协调完一两天内,就会把垃圾清理到垃圾场内处理,另外,即将开工建设的“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也坐落在山下。

    黄说,五六十年代,该村曾发生血吸虫病,很多人都不敢住,人员也大大减少,后来要建林场,政府就组织了搬迁。但是,由于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政府部门负责人员也换了很多届,许多档案都无从查证,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建议村民不要着急。

来源:东南快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