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
几度向本报告急的这个小村落是翔安区新圩镇东辽村铺内村小组,这个村落有着近600人。村民们称,冬天开风扇的生活已经历一个多月了。
昨日上午,在该村小组长陈石仁的带领下,记者来找到了村外这条向村里延升的垃圾路。
这条位于后行山边上的小路,留有村民山上挖土后留下的几处空地。目前,空地已经成了垃圾的天下,有的甚至直接被堆在路边。
据陈石仁介绍,小路经村边通向村庄后面的新圩镇垃圾处理场。整个镇的生活垃圾都要堆在垃圾处理场,然后填埋处理。但是,一个月前,有人守在垃圾处理场的门口,不让倒垃圾,环卫车就把垃圾堆在路边。然后这些“垃圾军团”就沿着小路围逼村庄。
在长约一公里的山路上,记者先后看到有5处空地堆放着成片的生活垃圾,最短的一处垃圾堆之间仅隔十几米,臭气刺鼻,布满了苍蝇。
村民向记者诉苦道,入冬一个月来,家中常常要开着风扇,不是为了纳凉,而是为了吹走苍蝇。吃饭的时候,村民也要边扇苍蝇边吃饭,一不小心,苍蝇就会掉到碗里。
陈石仁担心,垃圾一直这样倒下去,很快会逼近村民家门口。一旦下大雨,脏水就会流到山下的田里,田里的苗就会因为污染而枯死。
阿婆守“场”
在新圩镇垃圾处理场门口,两位老阿婆手持树枝正赶苍蝇。
据介绍,老阿婆一位80岁,一位74岁,为了阻止环卫车把垃圾倒在垃圾场内,一个多月以来,她们24小时守在这里。
目前,她们吃住都在垃圾场门口的平房里。
老阿婆讲,垃圾场所在位置原是个村子,叫高厝村(又名白云飞),她们是1958年搬走的,目前,散居于诗板村。但是,搬迁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现在高厝村成了垃圾填埋场,她们守在这里,阻止环卫部门倒垃圾就是要讨个说法。
据村民介绍,该垃圾场于两年前建成,之前40几年一直矗立着几所废弃的房屋。
镇村协调
新圩镇村建站站长黄金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镇已经获知这一情况,也很重视,正在想办法疏通解决,跟村里协调。
黄称,村民不让倒垃圾,短时间内只能把垃圾先倒在路上,问题协调完一两天内,就会把垃圾清理到垃圾场内处理,另外,即将开工建设的“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也坐落在山下。
黄说,五六十年代,该村曾发生血吸虫病,很多人都不敢住,人员也大大减少,后来要建林场,政府就组织了搬迁。但是,由于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政府部门负责人员也换了很多届,许多档案都无从查证,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建议村民不要着急。
来源: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