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的售货员反映长期在彩光下工作眼睛会产生幻觉。
广州的城市夜景越来越绚丽多彩,但霓虹闪烁的背后,光污染也正在悄悄地危害着你我的健康。广东省医学界专家说,光污染不仅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而且长期接受这种照射,还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广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称,今后将会把光污染这一课题列入议事和调研项目。
住户:对面霓虹照过来,烦!
家住荔湾区南岸路某小区的陈先生最近显得有些心烦,由于其对面一幢20多层的高楼顶层装置了霓虹灯设备,每到夜晚强烈的彩光就照射到四周楼层。陈先生的家在7楼,霓虹灯光恰好射进他的客厅。陈先生不止一次向高楼所在的物业管理处要求关闭,但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为美化城市安置的装饰品。
12月2日晚8时30分,记者来到陈先生的家进行了亲身体验。走进陈先生家可以发现,几束五彩缤纷的灯光正从陈先生家对面的高楼上旋转而来,差不多转了一个圈后,灯光果真射进陈先生家的客厅,虽然陈先生用窗帘遮挡,但强光透过窗帘,依然把客厅照得非常亮。“当这些光不时地射进来时,我心里就感到不安,就好像突然闯进一个陌生人那样尴尬。”
发射者:按时关闭不影响居民
针对陈先生的反映,12月3日下午,时报记者来到了陈先生所指的高楼小区物业管理处。该管理处的肖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安装在顶楼的霓虹灯是用来美化市容市貌的,“由于是按时照射按时关闭,应该不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肖先生说,这个霓虹灯设计时就是专门各朝一个方向照射,考虑到后来居民意见大,管理处上报给有关部门后,采取了旋转的办法,并且把角度调高些朝向空中,尽量避免灯光射进居民家中。
“当然,有可能这种彩灯会不同程度影响附近居民,但不能因为这个小问题就因噎废食,拒绝使用美化城市的霓虹灯。”肖先生认为。
广州易春秋律师事务所刘尚中律师认为,如果彩光对人体存在危害,那么装置彩光的单位应该给予排除,即使按时关闭了,事实上已对居民构成影响,那么按时关闭也只能是减小了危害。
北京路售货员生幻觉
上下九李阿婆喊头疼
12月12日晚9时,记者在北京路步行街采访就发现有商家喊苦。倒不是商家对生意不满意,而是日积月累地享受彩灯的沐浴,让商家感到眼睛疲乏到有点倦意。某著名品牌衣服专卖店的老板雷先生说,他本人对这种彩光倒没有太多的感觉,苦的是他店里的10多名服务员,长年累月站在店里工作,长期沐浴彩光让她们颇感疲乏。
在该专卖店对面,也有一个大型商场,上面有一幅巨大的彩光宣传图,闪闪烁烁的彩灯让该专卖店的收银员阿香感觉不适,“如果不是为了生存呆在这里,我真想现在就离开。那五彩缤纷的灯光让人的眼睛产生了幻觉。”说罢,阿香偷偷看了看老板就不再说话。
在光复路与上下九交界居住的李阿婆对五彩缤纷的灯光颇为反感。她和老伴共同居住在老房子内,房子被现代的灯光包围了。“每晚休息,不是夜总会的吵闹就是街道高楼灯光来回照射,真是很烦。白天起床,眼前总是晃动着晚上迷幻的灯光,就像被人用拳头打了几下,眼冒金星,头都是痛的。”
专家称歌舞厅的彩光污染更为严重。
专家说法
医学专家:彩光长期照射易损神经系统
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和蔓延。广东省职防所专家陈嘉斌主任医师说,光污染尤其是电焊和卡拉OK里面产生的紫外光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应该少去这些地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二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传平博士告诉记者,目前在临床并没有因光污染直接造成严重疾病的病例,城市中的夜景灯光由于采用人工光源而非全光谱照射,会扰乱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规律,使人倦乏无力。而彩光污染危害更严重,它主要是指现代歌舞厅的旋转灯光、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歌舞厅中的黑色灯产生的紫外线,如果长期受其照射,会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欲低下、阳痿等症状。
建筑专家:步行街不一定要变“灯光隧道”
夜景灯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给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家徐建华教授说,因此,城市亮起来的同时就伴随着光污染,而“只追求亮,越亮越好”的做法更是会带来难以预计的危害。
徐教授说,建筑物装修要服从都市环境保护要求,尽量不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材料,涂料也要选择反射系数低的。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装修使用玻璃幕墙,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也明文限制使用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而在我国,许多城市仍将玻璃幕墙等作为一种时髦装饰大量使用,导致城市的光污染源大量增加。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徐教授认为,光对环境的污染是实际存在的,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污染标准与立法,因而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环境质量要求与防范措施。防治光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制订必要的法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徐教授告诉记者,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不一定非要搞成“灯光隧道”,这会使购物者有一种像站在舞台上的不自在。商业街的夜间照明不能太夸张,适度和谐才好。
部门说法
市城管支队:半年接到投诉20多起
昨日下午4时,就有无居民向有关部门投诉光污染一事,记者电话采访了广州市城管投诉热线12319。据悉,热线从今年6月份至今已经接到关于光线强烈和光污染投诉20多起。市城管支队有关人士说:“虽然投诉人不多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光污染这一新的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市环保局:将把光污染列入调研
广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称,虽然他们没有接到关于光污染的报告,但今后将会把光污染这一课题列入议事和调研项目。
据了解,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就光污染一事向有关部门提过建议。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的确有人大代表要求立法治理光污染,并制定照明生态安全的标准和规范。
市府法制办:谁制造污染谁担责任
广州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应该保证路灯等必要的公共设施彻夜通亮,对其他的“光亮设施”都该实行“限时启闭”。
其次,治理光污染还应该追根溯源,制定灯饰行业的技术标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细致的技术标准出台。低技术含量、低规格标准的灯饰,毋庸置疑是光污染的元凶。
再次,现时情况下政府暂时无力解决的光污染“死角”,应该采用经济手段加以监管和调控,“谁制造光污染,谁承担责任”应该得到落实。让制造光污染的机构、企业或者个人拿出一笔资金,弥补因光污染带来的种种损失。
何谓光污染?
所谓光污染就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周围的光环境,使变得不适宜,进而使人的视觉和健康受到危害的现象。进入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可见光、不可见光和反射性物质,如果超过正常生存所能承受的指数,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有关专家把这种现象也称作光污染。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