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民日报:太湖何日变清澈
2006-12-14
相 关 资 讯
  • 祝光耀在GPA第二次政府间审
  • 新闻速递
  • 新闻速递10
  • 新闻速递
  • 环保总局办公厅通知要求充分
  • 东瀛樱花盛环境友好行  —
  • 新闻追踪:绩效考核需要过绿
  • 北京市卫生局发出饮用水安全
  • India:Water woes
  • 黑龙江牡丹江市年节水400万
  • 最 新 热 门
     上海同济大学启用中水回用
     环保总局西南督查中心 五
     国家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
     我国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来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6
     山东将淘汰百余项落后生产
     企业上环境违法目录会遭多
     徐州物价部门有环保意识  
     河北将实施100项节能示范项
     各地传真
    最 新 推 荐
     美国人口过3亿 环保人士紧
     借鉴长江经验 江西统一管理
     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
     循环经济四处播种开花结果
     中国海洋环境报告:84%入海
     成千上万幼仔回迁 可可西里
     环评基层遭遇尴尬 原因:不
     山西勒令关闭122家污染企业
     福建将举办绿色海峡西岸论
     中山拒绝重污染行业进入今
    欢迎光临JLC环境技术,现在是: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祝您顺利找到资料!
    人民日报:太湖何日变清澈
    原文作者:未知  文章录入:admin  发布时间:2005-7-4   239  
    记者近日在江苏、浙江两省太湖流域采访发现,地处江南水乡的太湖流域在经过治理后,虽然水质有所好转,但依然受到严重水质型缺水的困扰。
        太湖治污走在“三河三湖”前列
        太湖流域集中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900万。占全国不到0.4%面积的土地上,生活着占全国3%的人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4年,这里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大等因素,曾经导致“太湖明珠”污染严重,黯然失色。太湖流域因此被列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之一,在“九五”、“十五”期间进行了近10年的治理。记者在日前行程数千公里、为期近半个月的采访中看到,太湖湖体水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五里湖等部分曾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湖区正在逐渐恢复过去碧波荡漾的美景。
        据介绍,目前太湖流域“十五”水质目标完成情况为:5个重点湖区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已达标;出入湖河流28个考核断面中,16个已达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为:流域COD和总磷的削减任务基本完成,氨氮排放量完成削减目标的56.4%。预计到2005年年底,太湖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比例为87%。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太湖流域治污已经走在了全国“三河三湖”的前列,比如把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环境与经济“双赢”;制定收费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生态修复治理湖泊污染等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水质型缺水仍然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治污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太湖流域纺织、印染、化工等一些高耗水、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不下,部分企业仍存在超标排放甚至偷排现象。与此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对太湖水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西北太湖和一些进入太湖的河道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部分河段水质发黑发臭。
        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仍然困扰着太湖流域很多地区。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局长潘启明一见面就向记者诉苦:由于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的下游,接纳了上游大量的过境污水。目前,嘉兴地表水能达到饮用标准的寥寥无几,自来水厂对流进来的水都要先进行污染处理,水厂不得不兼有污水处理厂的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江苏省常州市以前从本地河网取水,由于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近年不得不投资超过10亿元建设了新水厂及输水管道,改从长江取水;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由于地表水受到污染,不得不过量开采地下水,沉降区面积现在已经超过5000平方公里……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房玲娣告诉记者,总体上看,目前太湖流域内水库水质好于湖泊,湖泊水质好于河网。湖泊水质主要反映为富营养化,高温时还受蓝藻暴发影响,河网水源地基本不达标,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太湖流域较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原水水质合格的只有近一半。
        “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太湖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水多、水少、水脏并存,”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继昌说,“特别是水污染引发的水质型缺水,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期待人水和谐新太湖
        “水体的流动性与行政区域的分割性,是造成水污染治理复杂、艰巨的重要原因。”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主任杨任远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起责任来,“自扫门前雪”,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强环保执法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专家们还呼吁,必须改变江南水乡不缺水的观念,在太湖流域大力推行节水,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另外,环保、水利、渔业、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执法等途径,探索流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和联合治水的新机制。
        “加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关系到流域上千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强调说,“应该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早日让太湖人水和谐,重现美丽。”
        (人民日报 刘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