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排出废水一万多吨 重度污染周边水稻———
最近,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然而在这块“烫金奖匾”背后却是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
■污染屡禁不止,周边环境遭殃
与长江一堤之隔的楚源公司创建于1983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拥有11家子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但记者在长江岸边楚源公司的排污口看到,一根塑料排污管道伸到江中,黑红色的液体翻卷着涌向江面。到了傍晚,楚源公司厂区内灯火通明,20多根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湖北省环保局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楚源公司的排污是个老大难问题,处罚过多次。他说,楚源公司每天排出废水一万多吨,经抽查发现,高浓度H酸废水中的COD指标超标230倍。
楚源公司总经理陈烈权说:“楚源公司在环保治理方面投入了上亿元,建立了污水和废气处理设施,但从目前的技术来讲,每天产生的200吨的高浓度H酸水国内根本无法处理,现在只能通过稀释后排放。”
■群众深受其害,患病人数增多
紧邻楚源公司的张城垸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700多人,95%是农村户口。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张木春告诉记者,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楚源化工厂在此落户后,这里的水质就恶化了,患癌症的居民越来越多。
张城垸社区居委会居民熊中平告诉记者,随着楚源公司的扩建,生产车间离农户越来越近。由于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工厂周边的树木枝枯叶落。2005年,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曾抽取化工厂周边29个水稻样本检验,结果显示:9个样本受重度污染,10个受中度污染,9个受轻度污染;13个样本减产70%至80%。
■中国名牌蒙羞,企业表示整改
记者在楚源公司采访,恰巧碰到该公司举办“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庆典,可是不久前湖北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公布的全省7家环境污染严重企业名单,楚源公司赫然名列其中。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保处负责人指出,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楚源化工厂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处一位姓高的工作人员表示,参加“中国名牌产品”评比主要考核指标是市场、质量、发展、效益等方面。楚源商标参评时,我们没有发现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否则我们会一票否决。
楚源集团公司表示,将采用高科技手段,下大力、花巨资,彻底根治污染。但愿这一承诺能够尽早成为现实。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