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12月9日电(记者杨三军)中国自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累计使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这是记者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正在成都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了解到的。
长江流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3.7%,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集中、程度最严重的地区。1989年,作为治理长江水土流失“龙头工程”的“长治”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截至“十五”(2001-2005年)期末,“长治”工程已在长江上中游的10个省(市)、197个(县、市、区)内实施了七期重点治理工程,累计实施治理小流域5000余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万平方公里,有效控制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说,经过17年的连续治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重点治理区生态恶化局面开始逆转,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长江上游控制站宜昌多年平均输沙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呈现较明显的下降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