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江河污染”与“企业良心”
江河污染确实与企业的良心有关。一些企业(地方)只顾自己发财,不管他人受灾,或者说只顾本土平安,不管他地危害。仍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一个突出表现是,上游各省区规划兴建的工业园区纷纷向珠江靠拢,只因取水方便,排污容易。一些政府官员坦言:“‘三高’企业之所以转移到上游地区,主要是为了降低污染成本。”(同上)这样一来,导致跨界污染日益严重,下游的人们深受其害。
水是人类的命根子。长江、珠江已成排污的天然“下水通道”,这一生态灾难倘继续蔓延下去怎么得了!科学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已经推行了几年,为何水危机却日益严重?一些企业和地方干部,难道不应该好好扪心自问吗? >>>>>>阅读全文
看看满目疮痍的污染,企业良心何在?
山西洪洞化工厂污水污染汾河
在举国上下进行大力保护环境的今天,人们都认识到环境保护将意味着我们目前和未来的生存,可在山西洪洞县甘亭镇有两家化工厂,近年来的肆意排污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和减少,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
近日,记者前往此地观察,相比去年,这里的污染状况和化工厂柠檬酸有害废水的排量比去年大多了,严重地毁坏着周围的农田,当地的农民们连告状的信心都没有了。这些
大量工业排放出的有害污水直接流入了贯穿山西省南北的最大河流、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阅读全文
兰州"黄河染红"现源头
记者一行逆流而上,在陆家崖一造纸厂毗邻的河道旁看到,造纸厂排污口处,红褐色“溪水”奔流而下,发出“哗哗”声,白色的泡沫则大量积聚。为了寻找红褐色“溪流”的源头,记者一行走走停停,驱车28公里仍未找到源头,由于天黑能见度太低,不得不暂时放弃寻找。
12月6日上午,记者一行继续寻找红褐色“溪流”的源头,在榆中三角城贡马水泥厂向西的公路边,一大团白色泡沫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下车后记者发现,白色泡沫下的沟渠里正奔流着红褐色的水流,顺着沟渠记者一直追寻到了兰州百美纸业有限公司。红褐色的水流自该厂排入公路旁的水泥沟渠里,向东奔流近5公里后转向北侧荒地上一条人工挖成的水渠里。这些污水被排入宛川河后,蜿蜒40多公里又流入了黄河。 >>>>>>阅读全文
黄河今年的两次“红水”污染
27家重庆企业上榜水污染地图
“超标20.5倍,10.6倍......”最近出台的全国水污染地图,对我市27家企业予以了曝光,其中包括众多知名企业。
全国水污染地图由北京一家民间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制作推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其负责人马军表示:要把压力指向企业,“我们在全国列出了超过2500家污染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也包括一些跨国公司。我们将与各地环保组织携手......以便社区公众能够了解身边的风险源,共同参与污染源的监督治理。”>>>>>>阅读全文
在这样的年代,我们需要“企业良心”
副市长领着企业主喝污染水
据《华商报》报道,数十位西装革履的老板围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落里,轮流“品尝”着几个大瓷碗中盛装的“饮品”,他们抿嘴皱眉,表情各异。老板们是西安市造纸企业的39名代表(企业主),喝的是“被污染了的饮用水”。“请客”的是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目的是整治造纸行业污染。
17日下午,由西安市政府组织、杨广信副市长带队进行的造纸行业污染整治活动,分别在污染较严重的户县、长安区开了现场会。>>>>>>阅读全文
萧山企业界下定决心:企业要消灭污染
6日凌晨开始,污水横流的钱塘江流域南阳、红山段江面逐渐开始变清。记者随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车沿江一路前行,不时可见到正在钓鱼的群众。从现在起,24家企业的7个外排口已彻底结束了使命,南阳、红山实现了工业废水“零外排”。
一年多前,南阳化工园区的污染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并被列为杭州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这顶沉重的帽子让当地企业及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尽快摘帽,有关部门首先是严把项目审批关。禁止在南阳化工园区审批污染项目,严控现有污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其次是对企业进行分类整治。执法部门对7家化工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13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违法排污行为受到有力打击。
今年1月,南阳化工园区的主要污染源——杭州南阳农药化工厂的停业成为该区域环境污染整治中的重要突破。>>>>>>阅读全文
原辰佳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