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飞翔的蛋白质
2006-12-07

     众所周知,人类的天敌——蝗虫,其实至今都远未在地球上灭绝。特别在非洲,这些年来蝗虫尤为猖獗。上世纪中叶,阿尔及利亚曾出现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蝗灾,一共200亿只蝗虫组成的蝗群犹如一片会飞的乌云,密密麻麻地覆盖住400平方公里的田野,每天吞食的食物数以万吨计!

密密麻麻 犹如乌云

     蝗虫的求食本领大得令人吃惊:它们不仅吃农作物,而且在找不到农作物时也会吃羊身上的毛、稻草屋顶,甚至沾过手汗的农具的木质手柄,如果连这些东西也吃不到了,它们便很快作出内部分化,专吃弱小同类,其贪婪残忍由此可见一斑。

     蝗虫还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求生欲。当蝗群在广阔的水面(如湖面、海面)上作长途飞行时,体力不支者便纷纷落水毙命,而体力稍好者却占了便宜——它们竟然心安理得地停在千百万同类的浮尸上歇息,其情其景何等残酷惨烈!

     蝗虫生命力之强劲使人类自愧弗如。它们能在60摄氏度高温的石板上安安稳稳地待上整整一天,也能在被厚雪埋上几天后再度振翅远飞。它们的躯壳还特别坚硬,即使飞行时碰上了以时速100公里行驶的汽车的挡风玻璃,也可安然无恙。

     说它们“食量如牛”并不夸张:每顿可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食物。它们的消化速度可随意调节:快起来饱餐后30分钟内即可全数消化;而在食物匮乏之时,又可故意地“细水长流”,消化过程可延长达4天之久。

     蝗虫也是最富活力的昆虫。美国科学家曾发现,一群蝗虫竟在海拔2400米的高空和一架飞机一起飞行。至于它们为何能飞得如此之高,至今仍难以作出合理解释。此外,尽管在人们心目中,小小蝗虫不可能如同强壮的候鸟越洋远飞,但科学家也曾测到:一群非洲蝗虫曾从非洲西海岸飞到了加勒比海,5天之内竟然飞越了5600公里。前不久在地中海西西里岛附近的海域,意大利科学家也发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数不清的蝗虫尸体。据此科学家们认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食物严重匮乏或被其他动物追杀),它们也有可能会像鸟类那样飞越大海,到生活环境较为理想的异域求生。

     有趣的是,人类吃蝗虫的历史可能跟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在埃及萨克拉村挖掘出的4400多年的古墓墓碑上,就刻有“人吃蝗虫”的图案。《圣经》上也留有吃蝗虫的记载,而公元前8世纪的阿拉伯壁画上,则常常可以看到兵士大吃“蝗虫串”的场面:这种“蝗虫串”与今天的羊肉串十分相似。据说阿拉伯人认为蝗虫不但美味,而且食后可增加耐力、提升士气。不过,大多数欧洲美食家虽然知道蝗虫可食用,但仍不屑一顾。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一剧中,奥赛罗还曾把某种难吃的食品比喻作“臭烘烘的蝗虫肉”。事实上,尽管欧洲人也崇尚标新立异,但食蝗虫者至今仍少之又少。倒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思想更为解放,近来“蝗虫美食家”与年俱增——他们在大享口福的同时,还科学又形象地把蝗虫比喻为“飞翔的蛋白质”。

来源:慧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