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二氧化碳已经"匿迹"原始森林
2006-12-07

过半二氧化碳已经“匿迹”原始森林

  记者昨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所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周国逸研究员在国际生态研究领域获得里程碑式突破。根据他“成熟森林的土壤能吸收大量的碳”的发现,至少找到一半多“失踪”的二氧化碳。12月1日,这一成果被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二次在该杂志发表碳研究方面的文章。另一份国际权威专业杂志《自然》则认为这一成果是国际科学界的一个“惊喜”,足以让以往的经典生态学理论重新定位。这项研究是以广东肇庆鼎湖山为基地完成的。

  这项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实际影响,首先,根根这个理论,就可能详细算出中国排出的二氧化碳有多少被成熟森林的土壤吸收,这可以让我国在履行《京都议定书》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减排二氧化碳的负担。其次,为我国长期实行保护天然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据介绍,以往的研究认为,与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为碳汇的功能较弱,甚至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原始森林不可能吸收二氧化碳。但在生态科研领域里,却存在一个巨大的差异,地球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有相当一部分搞不清被什么吸收了。而周国逸和他的同事对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成熟森林2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森林0~20厘米土壤层的有机碳贮量以平均每年每公顷0.61吨的速度增加。也就是说,成熟森林的土壤有巨大的吸收有机碳的能力。周国逸说,至少有一半至2/3的碳是被这些成熟森林的土壤吸收了。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温室气体减排成为每个国家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全球碳源(排出)、碳汇(吸收)的分布、动态及机制便不仅仅是一个大众关注的科学问题,也成为了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目前,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碳汇、碳源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减轻本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压力。

  周国逸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成熟森林的土壤有强大的吸收有机碳的能力,就此可以算出中国排出的二氧化碳有多少会被原始森林吸收,从而减少我国限排二氧化碳的压力。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没有经济力量买到碳汇的国家必须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异于限制经济发展,而现在原始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通过这个科研成果证明本国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少限制或者不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周国逸估计,中国的成熟森林占国土面积的6%左右,2012年中国在正式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时,可以通过这一理论提出详细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数据,从而有利于谈判。

  周国逸呼吁广东尽快成立碳汇交易、估算生态系统的研究组。“广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国居前列,而森林覆盖率达到54%,2012年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义务时,能否提出详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量的数据,对谈判至关重要,这个工作即使现在起步,时间也已经非常紧。”

来源:北青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