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挽救81种濒危珍稀植物
2006-12-05

一种植物的灭绝,会有10至30种依附于该植物生存的其他生物、植物消亡。记者昨天从南京中山植物园了解到,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已有5000多种植物濒危或灭绝,而该园建成的国内首家濒危植物数据库已收集保存近3000种,其中的81种国家级濒危珍稀植物得到挽救。

  140多种南京本土植物濒危灭绝

   国际植物园协会主席、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贺善安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野生植物的保护和濒危物种的挽救工作。

  贺善安说,目前世界上的植物约有40多万种,已被人类认识并命名的不到70%,其中有15%已经濒危或灭绝。在我国,已命名的植物有3万多种,有15—20%濒危或灭绝;在南京,已命名的有1400多种,濒危或灭绝的有140多种。

  几年前,国家权威部门还公布,我国灭绝的植物种类有389种,南京地区特有的秤锤树、明党参、宝华玉兰等榜上有名。

  贺善安指出,物种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种植物的灭绝,就会有10至30种依附于该植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动物、植物因失去“生活来源”而消亡。如不及时加以挽救、控制,植物种类消亡的速度将会惊人地加快,大自然已向人类敲响善待植物、保护植物的警钟。

  外来物种破坏本土生态

  贺善安认为,大量植物濒危灭绝,除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导致植物失去生存之地外,还有其他原因。

  贺善安说,首先是外来物种的不断入侵,与本土物种产生竞争,破坏了本土生态。如近年来不时在南京出现的一枝黄花、水葫芦、红花酢浆草等,因其顽强的生存能力,导致本地多种植物受到排挤,大有被取代之势。而外来物种能够在本地落脚,本地自身的生态脆弱,也难逃责任。

  其次是民间无节制的采挖。如紫金山地区特有的植物明党参,就是被采伐光的。它逃过了50万年前的冰川扫荡,万劫余生遗存至今,却躲不过现代人的尖刀利斧;只因其特有的药用价值,被“满门抄斩”。

  气候变化无常,也使很多植物的生存季节被扭曲,造成适应能力差的植物无法生存下去。

  此外,人们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少几百个植物,根本看不出来。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只知道偷猎野生动物违法,却不知道破坏野生珍稀植物同样违法。

  放弃植物保护,将面对更多天灾

  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美化人类的生活。贺善安说,在植物王国中,约有7000多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有不少植物具有神奇的治病效果。民间草药约有5000—6000种是植物,现代药物有40%来自大自然。如奎宁、麦角、颠茄、阿斯匹林、洋地黄等药,皆由植物中提取。

  “近年来,中山植物园对薯蓣资源的综合研究,为我国的激素药物、避孕药物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贺善安说,“如果这些植物消亡,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将会大大削弱。”

  贺善安说,绿色植物还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它能净化污水、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消除和减弱噪声,能耐旱固沙、耐碱耐涝,能滤污尘、吸毒气、杀病菌……放弃植物保护,人类将要面对更多的天灾。

  建成国内首家濒危植物数据库

  据介绍,为保护、挽救濒危植物,中山植物园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投建国内首家濒危植物数据库。对每一个濒危物种的生存习性、产地、周边气候等跟踪建档,同时联合有关方面力量,尽快就地、异地保护,对保护情况进行技术监督。

  濒危植物野大豆,自身有多种优质基因,该基因植到其他大豆中,不但可提高其抗病能力,还能抵御虫害侵食。中山植物园活植物管理部主任盛宁说,因为该园的数据库跟踪挽救,野大豆现已脱离濒危,差点中断的这一环节的植物链,也被接了起来。

  “目前,中山植物园濒危植物数据库已收集保存濒危物种近3000种,81种国家级濒危珍稀植物因此得到挽救。”盛宁说,如保存品种最全的薯蓣资源圃、石蒜资源圃等。

  为充实数据库,收集、保护、挽救濒危物种,植物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遭遇生命危险。“寻找濒危物种,多是野外作业。在平原地区还好,要是到了山区,摔伤、跌伤、毒虫咬伤的事经常发生。”盛宁说。有一次,他们单位几个人到云南山区寻觅物种,半夜回来的路上,车子侧翻。虽没有生命危险,但每个人都挂了彩。有一位老同事受伤昏迷,送医院救治。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同事把他的植物采集包拿来,看到收集的植物标本完好无损,他才安心接受治疗。

  贺善安说,近年来,南京很重视植物方面的保护、研究。经中山植物园专家挽救的81种珍稀物种,目前已有40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如中山沙、鸽子树、水杉、银杏以及用于提炼激素药的薯蓣等,为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美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龙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