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污染”与“企业良心”
2006-12-05

  长江生态恶化,“住在江边没水吃”这一残酷现实已摆在人们的面前,令人焦虑!(11月24日《扬子晚报》)珠江水危机日益严重,更使人触目惊心!连接我国贫困和发达地区的珠江,在天灾人祸的双重逼压下,已经气喘吁吁。(2006年《瞭望》第48期)

  由于咸潮倒灌已成常态,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已从农业、工业等单纯的行业扩大到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的多个领域,成为威胁珠三角地区用水安全的“心腹大患”。即使如此,一些企业(地方)并未把水安全当回事,不仅水源地企业云集,形成一个污染企业带,而且“无节制排污导致水质全线恶化”。当地百姓说:有的小厂把污水经石灰池沉淀后再排入江中,“这就算是有良心的了。”

  江河污染确实与企业的良心有关。一些企业(地方)只顾自己发财,不管他人受灾,或者说只顾本土平安,不管他地危害。仍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一个突出表现是,上游各省区规划兴建的工业园区纷纷向珠江靠拢,只因取水方便,排污容易。一些政府官员坦言:“‘三高’企业之所以转移到上游地区,主要是为了降低污染成本。”(同上)这样一来,导致跨界污染日益严重,下游的人们深受其害。

  水是人类的命根子。长江、珠江已成排污的天然“下水通道”,这一生态灾难倘继续蔓延下去怎么得了!科学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已经推行了几年,为何水危机却日益严重?一些企业和地方干部,难道不应该好好扪心自问吗?

  良心是道德的底线。企业的良心不只体现在生产合格的产品上,更体现在诚信、友爱上。为了缓解水危机,当务之急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树立三种观念:一是“小”与“大”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一个企业(园区、地区)的发展是个小局,整个流域的经济繁荣和生态发展才是个大局,只有小局服从大局,才不至于肆意争夺和任意污染水资源。二是“上”与“下”的关系,树立和谐观念。上游地区发展的渴望,不能影响下游人民幸福的期待,那种顾“上”不顾“下”的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是违背和谐发展理念的。三是“近”与“远”的关系,树立持久观念。搞发展不能只图眼前,而要考虑到长远发展特别是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百行德为先。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更要有可贵的“人本”精神。凡事总得从全局考虑考虑,为他人的幸福合计合计,为未来的生存斟酌斟酌,这不只是企业良心的题中之义,也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德政要求。总之,只有不折不扣地实践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来源:新华报业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