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馆区内的布朗族干栏式新居(2月5日摄)。日前,我国第一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建成。博物馆位于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之中,面积180多公颂,距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90多公里。馆区内保存着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佛寺、佛塔、藏经阁及热带雨林等原始生态环境。其中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聚居于此的224户共1020多名布朗族群众,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布朗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共9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中缅边境地区。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 摄
2月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馆区内寺庙佛爷康朗约(65岁)在向记者展示写在贝叶上的古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经文。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馆区内的藏经阁(2月5日摄),是目前发现的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布朗族藏经阁,有1300多年历史,阁内珍藏着100多部布朗族贝叶经文典籍。日前,我国第一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建成。博物馆位于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之中,面积180多公颂,距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90多公里。馆区内保存着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佛寺、佛塔、藏经阁及热带雨林等原始生态环境。其中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聚居于此的224户共1020多名布朗族群众,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布朗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共9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中缅边境地区。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 摄
2月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的布朗族姑娘在插头花。
2月5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馆区内的章朗寨里,村民向当日定亲的一对布朗族情人玉南儿(左三)和岩康伍(右一)拴线祝贺。日前,我国第一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建成。博物馆位于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之中,面积180多公颂,距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90多公里。馆区内保存着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佛寺、佛塔、藏经阁及热带雨林等原始生态环境。其中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聚居于此的224户共1020多名布朗族群众,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布朗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共9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中缅边境地区。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 摄
2月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寨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馆区内的章朗寨里,村民岩章(前左)用布朗三弦伴奏,给乡亲们演唱自编歌曲《布朗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