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扬州的厨艺,就离不开清淡文化的“淮扬菜”,这一美食文化的崛起,有它独特发展的历史空间。近2500年来,扬州的汉、唐、清几度繁华。特别是清代,盐商们的斗富,家宴花样百出,色、香、味具全,逼着当厨的师傅们在刀功上下狠功夫。据说当年有的厨工把一块四方的豆腐干放在大腿上,能切出上千条细如发丝的干丝,可想而知其刀功是如何的了得。
扬州的修脚师傅,靠的是心细、艺高、胆大,不管什么样的厚茧老皮,哪怕是甲坚如骨,到他手里,就像经过醋泡过的象牙,任他修、抚、销、剔,那精湛的刀功令人叹为观止,刀过之处,销平了岁月留下的污垢,还原出生命本来的初型。捩、揉、初、敲,把个浴客收拾得服服帖帖,这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独到的艺术。
现如今的各类所谓的“美发师”如果真有扬州理发匠人那一套糊口的真本事,他该自吹自己为大师了。那刀功不必说了,就是那抚耳敲背,推、拿、疏经的绝活,也绝非是三年五载之功。养家糊口,靠的是真本事。扬州三把刀的发展与兴盛,离不开繁华社会的催生,只有市场的需要,三把刀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几度衰落的扬州旧梦,又“逼迫”民间匠师们为了养家糊口怀揣着三把刀背井离乡,漂流他乡,艰苦创业。这三门扬州人糊口的绝活,历经了千年风雨磨砺走出了本土,走向了世界,现如今已成为扬州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韵的名称不可缺少的绝技。它那精湛规范的技艺,成了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家族中一朵鲜艳斗霜的秋菊,越开越盛。
来源:中华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