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风筝甲天下
2006-11-29

     我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美称,而南通板鹞风筝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它最早起源于北宋年间。板鹞风筝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大者丈余,小者盈天。这种风筝外形古朴,绘画精细,扎裱考究,工艺精准。最叫人称绝的是,风筝上还缀满大小不等的“哨口”,这些“哨口”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历来有“空中交响乐”之美称。

     这种风筝扎制前后有十余道工艺,数十条要领。在民间传授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目前南通的各级政府,对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在加以保护的前提下,注重人才的培养,使这一笔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下去。

     南通博物馆收藏的七星鹞风筝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她的雕、扛、绘、剔,凝聚了江海本厦上风筝扎制的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积累了他们一千多年来的心血和在天地之间借助自然风力取得的实践知识。这种风筝高约三米,装有一百八十个大中型哨口,最大的哨口可容水六十公斤,鹞布上绘有精美的图案,其空中响声节奏清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相当于给风筝装载了一整套音响设备。放这种风筝少者几个壮汉,多者要十几个人拉绳。这种民间绝活充分显示了中国民间文化在百姓中的崇高地位,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一传统工艺,让板鹞风筝永远飘荡在蓝天之下。

来源:中华遗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