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考古界一座永垂天地的丰碑
2006-11-29

     马家浜文化,历来被我国学界称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块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就以它独特的深厚文化构成,唤醒了我们对远古先民的不绝思念。除马家浜外,嘉善小横港、海宁郭家石桥、海盐彭城、平湖大坟塘、桐乡罗家角、常武地区的XX堰X墩、青龙乡X家塘、五星乡新岗、东青乡鸟墩、郑陆乡寺墩等多处典型遗址,都发现了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的踪迹。马家浜遗址发掘于1959年,该文化层是建国后最早被考古学家以马家浜地名而命名的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因此成了整个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总称。

     那些出土的珍贵考古资料,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地区原始文化发展序列一致,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经历了马家浜、菘泽、良渚文化的三个阶段。

     那些出土的陶人面、陶兽面,线条勾勒简洁、造型粗犷,在原始雕塑艺术品中甚为难得。陶釜为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形式多样,有深腹腰沿釜、敛口深腹釜、喇叭口束颈圜底釜等,这些器种,均是当时先民们常用的炊煮器,造型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代表器物之一。

     自从有了陶器,我们的先民可以贮水以备随时饮用,还可以蒸煮熟食。可以这样说,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科学技术的一次飞跃。

     因此,我认为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出土,是新中国考古界、史学界永垂天地的一座丰碑,它科学地证明人类发展的有序进程。

来源:中华遗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