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和湿地研究局及美洲湿地局将湿地分为三大类即咸水、淡水和人工湿地,每类湿地又进行了细分。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湿地亲切地称为“自然之肾”,形象、生动地强调了湿地的重要性。
人们利用湿地这种功能建立了许多人工湿地来净化水源:印度卡尔库塔市,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场,该城市的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东郊的人工湿地,其处理费用相当低,而且从废水中同时获得大量的食物,成为世界性的典范。在该湿地中,污水被用来养鱼,同时用来灌溉稻田。此外,还在倾倒固体垃圾上种植蔬菜,并采用这些污水进行浇灌,通过这些措施,大量的营养物质以食物的形式被排除掉。
日前,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深圳市区内洪湖公园的一块人工湿地,成功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治理水污染的新途径,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今年“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之一”。在这块人工湿地上,栽有芦苇、美人蕉等五六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花树成荫。科研人员说:“其水质已达到国家地面水标准,优于景观水标准,与同等规模污水厂相比,人工湿地的建设费、运行费和成本大为降低。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如此高的处理能力,是一件非常令人瞩目的事。在环境危机的呼声遍及世界的今天,其潜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