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中秋节,已经是陕西华县村民万长清在西安度过的第三个中秋节了。
三年前,万长清“逃离”了生养自己半辈子的家乡。在这三年中,他一直在积极地为自己的家乡奔走呼号着,而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中国生态环境地质病泛滥的一个缩影。
一个村庄的“癌症病史”
时间退回到1994年,万长清的父亲,55岁的万振龙老汉已经到了胃癌晚期,弥留之际,他趴在炕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向陕西省卫生厅写了一封“呼救信”,反映他所在的村庄近年来癌魔泛滥的情况。由此,一个普通村庄的“癌症病史”向世人揭开。
万振龙,陕西华县瓜坡镇龙岭村人。而在他死后,这个曾经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更多地被人称为“癌症村”。
龙岭村是个只有30户人家的独立小自然村,在秦岭北坡一个形似龙背的山峁上,距华县县城约8公里。从1974年开始,可怕的癌症病魔便在这个村庄挥之不去。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调查统计,在该村30户人家、154人中,自1974年村上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到2001年全村共死亡59人,其中死于癌症的36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1%,死于心脑血管病和肺病22人,仅1人属于自然死亡,全村30户人家中只有4户未出现过癌症患者。
截至2004年,除去1户新近搬往他乡外,该村仅剩29户、96人。有多人常年流落在外,仍住在村里的实有人口仅为70人。在这70人中,20~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仅有十几人,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孩子。近9年间,该村只有2名新生儿。
长期的癌症折磨已经使这个村子变得一贫如洗,“在村里,50块钱要换成零钱都很困难!”
由于没有弄清癌症的根源所在,一直以来,龙岭村都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直到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林景星教授前后三次来到龙岭村,经过实地调查,林景星认为,该村癌症的罪魁祸首为由于受到周边化工厂排放的有毒重金属严重污染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病。
作为在中国第一个提出“生态环境地质病”概念的专家,林景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龙岭村并不是唯一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地质病已经发展到十分严峻的地步,如不采取行动,后果将十分严重!
“这如果是发生在北京,早就‘爆炸’了。”
据专家介绍,生态环境地质病是指由于人为的地质活动,改变原生的自然环境中地球化学物质平衡,使铅、砷、汞等有毒有害元素发生转移、扩散、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当其含量超过人类和动物所能忍受的临界值时所造成的疾病。由于这些元素会在人体内沉积一段时间,并在一定时间突然暴发,所以它更像是人体内的化学定时炸弹。
“虽然龙岭村只是一例个案,但就我国的情况而言,这个例案却带有很大程度上的普遍性。”林景星说:“在地区发展过程中,对于由污染事件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病病例,不但这里有,全国很多地方也大范围存在。”
谈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地质病的态势,林景星用了“严峻”一词。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地质病的态势已经发展到十分严峻的程度,以龙岭村为例,2002年,该村的癌症死亡病例已经占到了这一年该村总死亡病例的38.4%,这一比例如果发生在北京,早就‘爆炸’了!更不用提纽约、华盛顿这样的城市了!然而由于龙岭村地处偏僻,至今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而事实上,全国像龙岭村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林景星说。
据林景星介绍,目前我国比较严重的“癌症村”包括山东肥城的肖家村、江苏盐城的癌症村、陕西华县的龙岭村等,在这些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重金属企业,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引发生态环境地质病的主要原因。
同时,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室对我国13个省、市区的调查研究表明,调查区内20世纪70年代癌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11.72%,而90年代占总死亡率的18.14%,上升了6.4%,上升趋势惊人,北京市20世纪90年代的糖尿病患病率是80年代的5倍。林景星认为这种快速上升,与90年代环境污染速度上升有密切关系。
“我们对环境病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在百度中输入“癌症村”一词,弹出的相关网页为61500个。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当输入“生态环境地质病”一词后,弹出的相关网页仅有117个。
当谈到目前对生态环境地质病研究的现状时,林景星说:“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对于生态环境地质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一般大众,对其重视的程度还很不够,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也相当有限,而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我们目前的疾病大致分为两类,即传统病和非传统病。”林景星说:“传统病一般是指由细菌、病毒或由遗传导致的疾病,包括一般的疾病,也包括像癌症一类的恶性病;非传统病则是在人为作用下,由重金属或有毒有害物质等导致的疾病,生态环境病便包括在这一范畴之内。”
林景星指出:目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对传统病的研究,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关注传统病的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对非传统病的研究。然而“癌症还是癌症,不管它是由什么引起的,终究会被当做传统病的研究范围”,这种观念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对非传统病研究的发展。
“在某些方面,这种看法有一定的正确性。”林景星说:“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非传统病日益严峻的现实。有些地区原本没有某些疾病,但在某一时间会突然暴发。另外,能够导致环境病的渠道也在日渐增多,除工业污染外,化肥农药的污染,乃至医院废水废物中残留药物中的有害物质,都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环境病,这些是传统病研究所不能解决的,目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范围内,由此引发的生态疾病正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便是动物将当地化肥厂废水中的汞转化为甲基汞,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引发的。这方面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是一个政策性问题”
面对生态环境地质病在我国的严峻形势,林景星指出,解决目前的问题,必须依靠国家,主要是在政策上对生态环境病的防治给予保证。
“这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国家首先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限制和保护。在这方面,一般老百姓是无能为力的。”林景星说。
据林景星介绍,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就生态环境地质病出台相关的法规,即使是其他法律,也很少有与之相关的条款。这使得环境受污染地区的群众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局限。
“一般来说,生态病所在地的污染源很多都是当地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同时,由于目前我们对生态环境病的界定上依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些单位即使存在污染问题,群众也很难起诉,打赢官司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
以龙岭村为例,早在2003年,林景星等人在其《陕西华县癌症村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一文中便已确定龙岭村人群重金属严重超标(铅超标4.1倍,砷超标6.2倍,锰超标3.48倍,其他重金属也有超标现象),并已认定该村村民罹患癌症是由于该村土地、粮食、蔬菜水果和中草药被污染引起的,但时至今日,当地政府依然不承认这与附近污染严重的化工厂有关,而是将其原因归结为“经济水平差、营养条件差、生活习惯不良,常吃粗粮和霉变食物等”。本该整体搬迁的当地百姓依然不得不继续食用有毒的蔬菜粮食。更有甚者,在明知蔬菜有毒的情况下,有些村民依然将其销往外地,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有毒物质的扩散。
“这件事令我们十分愧疚,”谈到这一情况时,林景星说:“作为科学家,我们只能去告诉群众什么东西有毒,为什么会有毒,却没有权力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在龙岭村蔬菜外运的问题上,有的群众反问我们,如果不将蔬菜卖出,他们将如何生活?我们无言以对。在这方面,仅仅依靠科学是无能为力的!”
“应当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工厂企业。”林景星最后说:“工厂当然需要发展,但这种发展首先是要健康的,不能以牺牲周围环境和老百姓身体健康为代价。但现实是的确存在个别黑心厂家,只顾眼前的个人利益而不顾周围的生存环境,导致广大群众发展不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政策上的认真考虑。”
他表示,面对生态环境地质病在我国的严峻形势,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早日将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