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绿意渐浓
2006-11-28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和风力搬运,在河流两侧形成大面积沙滩、沙丘,每到冬春季节,风沙肆虐,曾经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启动实施了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范围包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5年来,累计投入项目区农发资金8640万元,为各区域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

    治理见成效 农民受益多

    河北省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区包括邯郸、邢台、衡水、沧州4个地级市的20个县(市),总面积149.2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项目实施5年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项目区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以片、带、网为基础的生态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5年来,项目区增加农田防护林网面积7万亩,有效保护农田20多万亩。河北省林业局治沙办主任许文泉说,过去沙埋庄稼、风沙蔽日的重灾现象已逐步减弱,受灾农田面积大为减少。

    在黄河故道沙化治理中,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后续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邢台市巨鹿县枸杞、银花、杏特色种植,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杏良种示范推广基地”、“串枝红杏生产基地”和“串枝红杏出口基地”等。沧州市重点发展以金丝小枣为主的经济林,每亩年纯收入1500元以上。

    在项目的带动下,林果业还吸纳了大批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林业发展为当地提供了约2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林业、林农复合经营等多元化结构转变。

    河南:

    沙地变良田 荒漠成绿洲  

    河南省黄河故道沙区涉及10个地级市的44个县(市、区),经过治理,去年,这44个沙区县(市、区)已有39个达到了《河南省县级平原绿化高级标准》。防沙治沙使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出现了林茂粮丰的新景象。

    据资料显示,全省沙区林业总产值已达28.67亿元,人均林业收入116.8元。沙区年粮食总产量由1995年的1475万吨增至现在的158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50元增加到现在的2092元。

    林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果品加工、果酒酿造、人造板及其他木材加工企业星罗棋布。商丘市现已发展木材加工企业2100家,林果贮运、木材加工专业村近200个。记者在商丘市宁陵县还看到,沙区人民以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农条间作模式,建起了白蜡杆加工和条编柳编基地,昔日风起沙扬的荒沙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农林间作示范园。宁陵还发展了20多万亩酥梨,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酥梨之乡”,被省旅游局定为万亩梨园旅游景区。去年,商丘市荣获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全国防沙治沙典型示范区”称号。

    在濮阳市,沙荒地上已建起了一座综合性森林公园。这座占地面积5000亩的濮上园,集生态保护、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园林观赏、旅游度假、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安徽:

    治理加保护 安居又乐业 

    安徽省黄河故道沙区5县(市、区)近5年共完成造林2.6万公顷,沙区森林覆盖率由30.34%提高到34.23%,沙区生态状况和环境质量改善。

    为了保护好沙区植被,安徽省对黄泛故道及其支流进行疏浚整修,完善水利设施,初步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萧县黄河故道沙区7个乡(镇)近3年造林3.4万亩,建成农田林网21万亩;疏浚了6条干渠,开挖沟渠12条27公里;修建水泥、沥青路26条,硬化路面140余公里。综合治理后的沙区,田成方,树成行,路路相连,沟河相通,林茂粮丰,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富裕景象。

    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林草植被的增加,沙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据调查,全省沙产业企业有 156家,从业人员17,160人,年加工木材3万立方米,生产水果400万公斤,生产各类苗木花卉450万株(盆),年产值6.75亿元。

    江苏:

    沙地基本固定 风沙危害减轻

    据第三次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江苏省沙化土地面积886.3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已在黄河故道沙地营造成片林400多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5%以上,其中“十五”期间营造成片林220万亩。

    目前,全省的沙地已基本固定,生态状况显著改善,风沙危害大为减轻。根据省林科院对黄河故道林网防护效益调查观测,农田林网可使小麦增产16%~20%,棉花增产10%,水稻增产4%~10%。

    在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工作中,江苏注重科学治沙,因地制宜挑选植被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技术。并在林网化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推进林农复合经营。此外,对治理后的沙地科学养护,巩固防沙治沙成果。

    山东:

    壮大沙产业 提高综合效益

    山东省沙化土地分布范围较广,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平原,从胶东丘陵到鲁中南山区,全省17个市均有分布。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涉及菏泽、聊城、德州、滨州、济南、淄博等6个市的28个县(市、区),沙化面积677.4万亩,项目任务472.2万亩。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山东采取改造、扩建、新建、联合等形式,着重培植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推进沙产业经营,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目前,全省沙区林产品加工企业达2.6万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材、果品等加工龙头企业60多家,年加工木材700多万立方米,加工果品36亿公斤。山东还引导龙头企业建原料林基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林业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特别是一批造纸、制板、果品、条编等加工企业,现已建立各类基地150多万亩。

    项目实施以来,沙区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示范基地、科技服务热线、科普专题片和赶科技大集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近几年,沙区引进、推广林果花卉良种70多个,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基地200多处,设立林果服务热线36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3000多次。同时,积极探索并推广了林粮、林草、林苗、林菜、林药、林菌等多种立体种植模式和花卉、苗木、果品等多元化生产布局,治沙效益成倍提高。

    为让沙区群众及时了解国内外林产品市场信息,山东每年都举办种苗、果品、木制品等林产品产销会,以扩大沙产业市场。近几年来,出口的林产品有10多类近千个品种。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