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部宣布将无锡长广溪列入全国九大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单之中,长广溪一下子变成了新闻媒体的焦点。
◆ 源远流长的长广溪 ◆
长广溪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地处远郊,相信大多数无锡人对它并不熟悉。笔者也是因为近几年大学城的建设,才知道校区附近长广溪这个地名的。
无锡的西南有太湖,“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清史稿》)。长广溪自古以来一直是外太湖经五里湖进入无锡城的水上捷径,名称取“溪阔水长”之意。北起五里湖口的石塘桥,流经东(土夅)、雪浪、南泉等地,转西经吴塘门入太湖,全长12.73公里,面宽15-40米,枯水期高1.3-1.7米。溪河水来自溪西雪浪山等诸山以及附近河浜,不过由于围湖(溪)造田,水域面积数度缩减。
长广溪也称“百脚港”,说的是这里河道纵横密布,有河庄浜、雪浪浜、畅墅浜、许舍浜、洪邱浜、吴塘浜等无数条。天雨,四镇之水,流入长广溪,汇人太湖;天旱,溪浜的水灌溉两岸万亩粮田。
长广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军事、政治上的需要,于吴嘉禾三年(234)分吴郡以西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并置毗陵(古郡名,今常州,辖无锡等县)典农校尉,专门负责屯田垦殖。吴赤乌八年(245),典农校尉陈勋领兵3万歇驻赤马嘴,疏导长广溪,拓宽和开通河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所以,赤马嘴古代又称“歇马墩”。
++++++++++++++++++++++++
◆ 究竟什么是“湿地” ◆ 根据湿地的广义定义,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都是湿地;此外湿地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虾)塘、盐池、水稻田等。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但迄今没有全球湿地资源的精确数字。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km2 (也有人估计为85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就世界而言,湿地经历着退化、丧失和恢复的过程。据文献材料,美国的湿地丧失了54%,法国丧失67%,德国丧失57%。 中国丧失的湿地也很多,只是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中国有多少湿地,目前也只有估计数,国家林业局汇总的数字为6594万hm2,但这个数字没有把河流这一重要湿地类型统计进去,显然与湿地公约定义不一致,因此国家林业局正在按统一标准进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湿地公约主张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湿地进行分类,例如可以用本国的习惯名字进行分类。巴西在湿地分类时就用了当地语言,例如把沙洲类型的湿地称为雷斯庭加(葡萄牙语restingas),平原湿地类型称为瓦尔泽(葡萄牙语varzea),洪泛森林类型称为伊加坡(葡萄牙语igapo)等。 根据1971拉姆萨尔公约条款,具有下列任意一项或多项指标的湿地可被确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a) 能很好地代表所在生物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并处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状态;或 2.基于植物和动物的一般指标 (a) 是一些稀有、易危和濒危植物或动物物种或亚种的具有可评估价值的集合地,或是上述任意一种或亚种的具有可评估价值的个体集中分布地;或 3.基于水禽的特定指标 (a) 正常状况下维持了20,000只水禽;或 4.基于鱼类的特定指标 (a) 维持代表了湿地效益和/或价值的一定数量原产鱼类的亚种、种或科,或其生活期的一定阶段,或其物种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和/或种群数量,因而能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或 |
◆ 长广溪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意义 ◆ 无锡长广溪沿岸目前除了鱼塘、堆场、企业和民居外,大部分则是滩涂,水乡风貌基本受到沿袭和保护。据悉,银川湿地被列为北方湿地示范区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黄河源头,而无锡长广溪的意义则在于为南方发达城市工业化后的环境保护作出示范意义。 国家林业部门看中其三大独特优势:长广溪距离无锡中心城区仅6.5公里,该湿地修复后城区将同时受益,这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多数城市具有示范意义;现状条件好,长广溪尚未遭受大的破坏,稍加修复就可恢复的很好;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长广溪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早已列入计划,这使湿地修复有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撑。 在无锡太湖新城的规划中,长广溪将打造成贯通新城的生态廊道和进入主城区的清水通道。在湿地修复后,这里将是无锡最大的天然植物园和鸟园,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充分体现,它更将成为江苏省无锡市未来的自然科学馆和科普教育基地。根据有关专家的理念,长广溪湿地将以功能恢复为主,即运用物理手段真正恢复环境的原始功能,使动植物可以在此自由存活,鸟类回归。长广溪湿地修复工程规划面积200公顷,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待湿地完全修复后,环境形成自我良性循环,其养护管理达到零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