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
2006-11-27

《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自序

           作者 方舟子

  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
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
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
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
象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
而受到公众的敬仰。因此,从这个
意义上说,学术腐败(包括伪造学
术成果和伪造学术履历)是最不能
容忍的腐败。诚然,学术腐败在每
《溃疡》封面
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无法避免,但是象在当今的中国这样
如此猖獗,却是罕见的。这得归咎于对学术腐败的揭露-惩戒机制
的失灵。中国的新闻界在政治和商业的双重控制之下,不仅普遍丧
失了揭露学术腐败的良知和勇气,有的甚至还为虎作伥,为学术腐
败推波助澜。即使偶尔被揭露出来,腐败者也只受到轻微的惩罚,
甚至安然无恙。更可怕的,是社会上有一种宽容学术腐败者、刁难
揭露者的风气。比如,国内有一位有点名气的学者就亲口对我说:
官场都那么腐败,学术界能好到哪里去,你为什么不能对学术界宽
容一些?更有人干脆指责说:你有能耐去抓贪官污吏呀,跟大学老
师过不去算什么本事呢?这就好比说,如果有人放了火,趁火打劫
就是理所当然;而如果你没有能耐去抓纵火者,就不应该去抓趁火
打劫者。有这样的舆论,当然是趁火打劫到处可见了。

  一旦社会机制失灵、风气败坏,就需要借助个人的力量加以补
救。互联网是最自由、最民主的媒体,也就成为充分发挥个人力量
的最佳场所。同时,互联网在检索资料、联系、讨论等方面所具有
的方便、迅速的优势,也使它成为从事调查的强有力工具。2000年
3月,新语丝网站设立“立此存照”专栏,开始系统地揭发通过中国
报刊透露出来的学术、新闻腐败;在此基础上,在年底建立了“立
此存照--打击学术、新闻、网络腐败”网页,被称为中文网络第
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本书收集的事例,最早就都是在新语丝网站上
披露、调查、讨论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件,一件是2000年8-9
月间的“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我们的揭发影响了国内报刊对此
事的后续报道,《中华读书报》首先刊登了我的揭露文章,《科学
时报》几次集中报道了此一事件。到十月初,《北京青年报》刊登
长篇采访,集中报道了我们对陈晓宁、杨池明、夏建统的身份的揭
露以及当事人的辩护,被全国各地多家报刊转载。但结果也仅限于
此,三位当事人没有受到丝毫的惩罚。 另一件是从2001年1月到现
在还未结束的对“核酸营养”骗局的揭露,被新华社、《环球》、
《南方周末》先后报道以后,震动了全国,引起了支持与反对两派
在媒体上的激战,花样百出,中国学术、经济、新闻各方面的腐败
现象,在这一事件中集中体现了出来,是研究中国伪科学史不可多
得的典型案例。

  这里收集的,都是由我本人首先揭露的事例。为了避免给别人
带来麻烦,我特地声明一下:我本人将为我写的文章的内容真实性
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许多知名或匿名的网友都提供了许多帮助;
这本书的编撰,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江晓原教授建议的。在此一并
表示感谢。

2001.2.28  END

本文相关链接

      


     新语丝国际版新语丝国内版
     新语丝学术打假专页:立此存照





《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
方舟子  著  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目       录

江晓源序
自序
就“学术打假”答记者问

第一篇  “核酸营养”真相大揭密

  核酸营养真的是所谓“基因时代”的长寿仙丹吗?2001年1月, 核酸
“舆论场”被戳了一个小小的洞。本书作者《新的商业骗局和新的“基因
皇后”》一文在新语丝网站刊发,由此引发了一场牵涉众多、影响巨大的
大论战,几十名科学家登台亮相,颇有来头的研讨会、听证会相继举行,
但胜负并未分出,争论还在继续。


新的商业骗局和新的“基因皇后”
为什么说“核酸营养品”是商业骗局?
再说“核酸营养”是个商业大骗局
答崔秀云《给方舟子的一封公开信》
    附:崔云秀教授给方舟子的一封公开信
    附:李载平院士致光明日报社的一封公开信
荒唐的“珍奥核酸治疗脑血管病”
评“珍奥核酸”的法律威胁
我控诉:中国生物化学界专家向公众做伪证
小骂帮大忙
    ——评吴梧桐教授关于核酸营养的“公正”言论
答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长德
    附:对“核酸营养品讨论”的看法——兼答方舟子先生
再答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长德
    附:我对核酸问题的观点,兼答方舟子
“核酸营养”与“国际阴谋”
如何对得起邹韬奋先生的在天之灵
    ——评《三联生活周刊》的《为核酸斗起来》一文
令人发指的“采访阴谋”
    ——关于《成都商报》伪造采访的声明
“核酸营养”骗局的演变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的谎言和伪科学态度
    附存:争论需要有科学态度/中国保健科技学会
美国的假保健食品在中国热销
"脑白金"现象网上辨真伪
灵达DNA生命剂——一个弥天大谎
灵达DNA生命剂——空空如也

附录
新华社报道:国际专家称人体不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柯林斯指出“核酸营养”是骗局
四川省卫生厅宣布珍奥核酸和脑白金为不合格保健食品
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
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否认“核酸营养”的来函
英国《自然》评论中国的“核酸饼干”
《南方周末》被神秘收购 报社决定大量加印
大量派发一年前旧报纸 核酸企业叫板《南方周末》
核酸光环开始消散:有关机构与“核酸保健品”划清界限
珍奥核酸的说明书(摘录)
网友评论

第二篇 基因皇后”的神秘面纱

  2000年8月, 国内各大媒体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华裔美国科学家
陈晓宁教授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搬到祖国”的“爱国壮举”,报道称陈晓
宁为“世界科学界顶尖级人物”、“基因皇后”,陈晓宁将基因库带到
中国“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掌握最顶尖级基因技术的又一个国
家”。这位“基因皇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带回祖国的究竟是什么
“宝贝”?她回国的真正用意何在?


是商业炒作而不是科学研究--评“陈晓宁事件”
关于“陈晓宁带回三大基因库”事件的公开信
    附:其他专业人士关于"陈晓宁带回三大基因库"事件的公开信的附议
就“陈晓宁事件”答金力博士
就“陈晓宁事件”答新华社记者
“陈晓宁事件”公开信的几点补充说明
“陈晓宁事件”真相
评陈晓宁所在医学中心的回应
不寻常的声称,需要不寻常的证据——就陈晓宁等事件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

附录
在陈晓宁所在实验室工作过的科学家证词
评论陈晓宁带回国的三大基因库
爱国与免费午餐
也谈陈晓宁事件──与"方舟子"先生商榷
令人大开眼界的辩护
陈晓宁强调携带基因库回中国纯为科研、气愤中国媒体炒作失实
网友评论

第三篇  当代“克莱登”

  看过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的读者知道,美国纽约有一所“克莱登”
皮包大学,专门兜售文凭。方鸿渐当年留学德国,未读学位,也花四十
美元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据查证,现今的中国留学生,也
有回国时伪造学位和职称的,与“克莱登”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警惕当代“克莱登”
谁在进行人身攻击
  ——评《一位北美华人教授的坦言:疯牛病和中国人的人身攻击》
英国政府卫生部也成了杨池明的同谋?
  ——评《预防疯牛病的自由基化学致病过程:英国政府采取断然措施》
英雄还是丑怪?——评《夏建统:“知识英雄”还是“学术丑怪”?》
关于泰美宝法肿瘤医院院长于保法的调查

附录
基因皇后、明星教授、哈佛天才是伪造国外学历背景的克莱登吗
评《中国人挑战诺贝尔 疯牛病破解在即》
评《哈佛博士夏建统》
夏建统的XWHO设计顾问公司的注册记录
网友评论

第四篇 杨敬安抄袭案

  这是迄今所见的最大胆的学术抄袭。即使不具备人工智能专业知识都
可以识别出来,因为杨敬安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抄袭他人论文的文字、标点、
数据、公式乃至复制插图和照片。同样令人无法想象的是,IEEE(电气电
子工程师协会)认定的一起抄袭案中,抄袭者之一竟是中国知识产权研究
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


最大胆的抄袭--合肥工业大学杨敬安教授抄袭案
  附存: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网页上杨敬安简介
杨敬安教授两次抄袭同一篇论文
既拙劣又无耻的谎言--评杨敬安教授的声明
杨教授"学生"满天下--杨敬安教授第三、第四起抄袭案
杨敬安教授的第五起抄袭案
“北航”斯德谊、乐强、沈士团、李景文被IEEE确认抄袭并处置
   附存:斯德谊等人的声明

附录
阅读杨敬安教授论文的技术报告
杨敬安教授又抄错了
网友评论

第五篇  戳破“基因”的神话

  人类基因组的测定虽然能够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强大工具,但它本身在学术
上的意义却有限。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要把一幅并不完整的基因组工作草图的
公布提前夸大成重大历史事件呢?某些“基因专家”不仅违背事实,而且还在
有意无意地误导公众。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不过是草图
“基因专家”请不要制造基因的神话
耸人听闻的基因武器
请放过娃娃吧
  ——评《科学家认为,基因也要从娃娃抓起》
子虚乌有的“中华民族致病基因”
为什么反对名人精子库
塞莱拉公司利用人类基因组信息谋求商业利益吗?
访问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小记
再请“基因专家”不要制造基因的神话
虚妄的“人体革命”
  ——评吴伯林《人体革命--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
再说虚妄的“人体革命”
  ——驳吴柏林《究竟谁“虚妄”》
这是什么样的态度和作风?
  ——评上海《文汇报》的报道《〈人体革命〉引起争议》
三说虚妄的“人体革命”
  ——小报是《人体革命》的资料来源
“核酸营养的骗局”的同谋
  ——四说虚妄的“人体革命”
为什么不把陈章良立此存照?
为谈家桢说几句公道话

附录
访问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小记

第六篇  伪科学怪论批判

    “百慕大魔鬼三角”、“登月骗局说”、“地外文明光临地球说”……
各种各样的伪科学邪说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依然不会绝迹。


并不存在的“百慕大魔鬼三角”
如果登月是骗局
    ——评《美30年前登月疑为大骗局》
科学报道还是宗教布道
    ——评《探险家发现史前“诺亚洪水”物证》
荒唐的推测
    ——评《地球生命来自太空?》
天文台学者也疯狂
    ——评《北京天文台学者大胆预言:地外文明曾经光临泰山》
对克隆人的误诊

代跋——就“学术打假”答记者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