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古村落的“风水”与环保
2006-02-04

chenfx

周宁的村落分布,古人很讲究“风水”。当提起“风水”两字,不少人认为讲风水,是愚昧、迷信。其实周宁村落文化讲究的“风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所谓“风”,实际上是“避风”、“挡风”之意。在周宁每个村口处,都有一个山岔,俚语说:“山岔风大”,所以前人在各个村口和村周边山岔处都要种树挡风,后门山也要留下原始山林,至今先民为全县留下的古树名木就有若干棵,成为我县极为宝贵的遗产,同时,也是周宁村落的一道靓丽风景。其实用功能是,保护民房不被大风吹斜,屋顶瓦片不被大风刮走。另外,后门山有原始山林,遇到暴雨,厚厚的植被能吸收大部分积水,真正发挥挡风避雨和冬暖夏凉及空气新鲜等作用。

周宁村落的古树,特别是村口古树,是陌生人寻找村庄时又一个突出标志,当你步行在山间古道上,看见那个山岔口有古树,在那古树附近就一定有个村庄。

所谓“水”,就是周宁古村落,在选址时,都要选择在“依山傍水”处。后门山的防护林,可蕴藏大量水份,保持村中水井长年不枯。大部分村庄水井的水都有泉眼(当地人称‘冷水头’(源)),其井水夏天冰凉、冬天温和。县城所在地的狮城也是依山傍水。古时东洋溪水清澈见底,不但可以在溪里洗菜,其溪水还可饮用。大多数村庄前都有一条大小不一的溪河或水坑。李墩镇里东山村,原先后门山是茂密的森林,村前一条约1米多宽的小溪流,溪外留一片秧田,专门用于播种秧苗,这片秧田也不种水稻,全年蓄满水,用于浸“火篾”(旧时走夜路用火篾照明)和预防火灾时取水。这片秧田禁止建房,当时先人只说彼处建房“犯火星”,不能建。解放后人们不信邪把整片秧田建成房屋,致使依山傍水的整个村庄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当时,家家户户有茅厕,连猪、牛栏边均挖有一小坑,其尿水全作为肥料。每户均有一个“土”把每天家里的垃圾集中到“土”烧成灰,做肥料。又在离村半公里外建一排灰楼,专门堆积猪栏粪和人粪尿,为村中减少许多空气污染,门前小溪,水清洁净,可供人们洗菜之用,现在原先清澈的小溪变成污水沟。当时,这个村后门山1公里内不许开荒,有效地保持水土不流失,是个舒适的山村,现在这个村环保方面大不如前。旧时,周宁所有的大小河流边同样有星罗棋布的村庄,为什么能够做到环境优美,洁净卫生这固然与当时人口少,生活污染少,农民都用农家肥,水源能得到有效保护有关。更与先人讲究“风水”有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