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急供水备用为主,结合区域防洪等,闲林水库在几番论证、研究之后,已被首推为杭州市的备用水源,下一步将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向上级报批。有关人士同时强调,在下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还要对水文、地址、规模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复核、论证和方案比选,做好国民经济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与抗咸二期作同等深度的比较。
关于这一方案的生成背景
10月中旬,杭州市林水局将“关于杭州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闲林水库方案的报告”专题报送市政府,建议在余杭区闲林镇桦树村建设闲林水库。
报告立刻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快速作出批示,要求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此后,林水部门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对方案进行了专项咨询,广泛听取了省、市有关水利、城建、供水、环保等方面专家意见。
专家们普遍认为,“闲林水库方案总体思路正确,以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抗咸和防洪作为闲林水库的工程任务也是基本合适的,下一步仍需就水库蓄水规模、提水泵站规模等问题深化研究。”
11月中旬,杭州市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闲林水库方案论证会,论证意见相当一致,“闲林水库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作用是合适的,与抗咸二期工程、引水入城工程的结合有初步探讨……”
11月下旬,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相关部门再次研究方案,并形成共识:这个方案非常好,要深化方案,抓紧落实。
杭城目前供水水源比较单一
如今,国务院强调大力搞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杭州实际,供水水源的应急备用水量不少于3—5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建设备用水源和第二水源。
从杭州目前的情况来看,杭州城市供水水源单一,80%以上依赖钱塘江。比如,杭州目前有5大水厂:清泰水厂、南星水厂、赤山埠水厂、九溪水厂和祥符水厂,供水总设计能力为日均140万吨。前4大水厂用的都是钱塘江水,城北的祥符水厂取苕溪水,供水设计能力为日均25万吨。
目前,尽管有珊瑚沙水库、贴沙河等抗咸储备水源工程,其中珊瑚沙水库的可调节水量为160万吨,加上贴沙河,但备用水量只能维持现状规模1天多的供水量,备用水量偏少,安全度不足,不能满足有关部门提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据此,林水部门在汇报时说,从理论上讲,杭州市供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因为钱塘江上游流域面积大,中、上游除新安江水库外沿线还有10多个县市,类似松花江水污染时发生的可能性难以预测和控制。
为确保杭州城市供水水源安全,应对钱塘江上游可能遭受的污染或钱塘江下游咸潮侵袭,常年储备适当的应急备用水量是闲林水库的主要任务。
比较后首选闲林水库
杭州城市应急供水备用水源地的可选择水域有运河、西湖、西溪湿地、苕溪及青山水库、十里横浦水库和闲林水库等。
林水部门分析了备用水源的基本要求:水量丰富、水质好(三类以上)、能与现有水厂有效沟通、能迅速启用、安全可靠、对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影响小、建设难度较小、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
为此,很容易得出结论:
运河水质属于劣五类,远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西湖可用水为500万立方米,但建设取水工程对风景名胜区负面影响很大;
西溪湿地河窄水浅,不适合大流量抽引扰动底质,只可建设小流量的泵站,作为补充;
青山水库水质容量为3800万立方米,但承泄临安锦城污水后水质为四类,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东苕溪如果大量抽水,会引来杭嘉湖平原河网及运河的劣质水,且线路很长,不宜使用;
十里横浦水库在平地四周建筑堤泵抽钱塘江蓄水,土建工程量大,保护水源对西湖区上泗地区发展的制约很大;
规划闲林水库,离留下镇约10公里,正常情况下水量1300万立方米,水质属于1—2类,适合修建库容近2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所以,首推闲林水库为备用水源,其任务以应急供水备用为主,结合区域防洪等。
常年储水1800万立方米
闲林水库规模为1000—2000万立方米,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市保安、抗咸应急的备用水源需要。
具体分析:杭州城市以钱塘江为原水的水厂设计规模,近期(2010年)145万立方米/D,远期(2020年)185万立方米/D,远景(2050年)300万立方米/D。按照城市日用水量不小于3天的要求设置,3天需水量近期435万立方米,远期555万立方米,远景900万立方米。
闲林水库作为杭州城市备用水源,水质优良,可常年储备城市应急水量1800万立方米,抗风险能力大。
同时,它提高了下游小和山高教区和留下镇的防洪标准,从现在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达到规划要求。
水质条件好,闲林水库坝址水质多数指标达1类,综合评价为2类。
关键时还能抗咸应急
闲林水库关键时还能发挥抗咸应急水库的作用,在充分利用新安江调度机制的情况下,具有替代抗咸二期工程取水口上移功能的可能性,在97%保证率条件下,保证杭州城市供水在珊瑚沙取水口含氯度连续超标情况下日正常供水300万立方米达到6天。
据悉,输水通道常规有河道、管道和隧洞三种形式。
经初步比较,闲林水库的输水工程采用沿水库右侧午潮山、屏峰山下开凿隧洞并接入钱塘江引水隧洞的方案。库水经9.5M长的压力隧洞(一级输水工程)输送后,在东穆坞村或其他合适的施工支洞,接入钱塘江引水入城的隧洞和砼箱涵(二级输水工程),并在箱涵末端新建的分岔管道,低压送到珊瑚沙水库或各水厂取水工程管网。同时,考虑设置补水泵站。
水库蓄水主要依靠上游天然来水,年均来水量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使用备用水源或抗咸用水后,如需要及时补充水量,可考虑在一、二级隧洞之间建设小型泵站,特殊情况下将钱塘江水送入闲林水库,发挥闲林水库应对可能发生的连续突发事件的效能,提高保障程度。
来源: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