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被渴望一席之地
2006-11-26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市园林局正在制定《关于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其中明确提出,园林绿化部门要积极探索利用野生植被,营造生态型的具有浓郁郊野气息的绿化景观。这就意味着,野草将与人工草在首都绿化工作中享有同等的“待遇”。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野生植被的作用,令人欣慰。

  曾几何时,一提起野生植被,往往不被人们看好,认为野生的植被大都绿色期短、荒芜感又比较强。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与人工种植植被相比,野生植被更具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一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需过多的养护,而且不怕踩踏;二是养护成本很低,如野草,每年除了两到三次的修剪外,几乎不用付出其他人工成本。而人工草的栽培与养护却需要付出高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园林部门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三是节约水资源,野草生长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依靠降雨就能生存;四是吸附尘土,涵养水源,制造氧气,净化城市空气,作用一点也不比人工草差。因此,重视野生植被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策略。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却陷入了贪大求洋、不顾客观实际的怪圈中。例如,北方有一个原本四季分明的城市,为了打造具有“南海风韵”的北方之都,竟不惜花高价从我国南海一带买来椰子树。结果,栽下的椰子树不但不结果实,而且叶子泛黄,最后,无奈又换成了“仿真塑料椰子树”,可到了炎热的夏季,仿真树因受热,挥发出了“大量有毒气体”,反而破坏了周围生态环境。这种绿化工作怎能令人满意呢!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还能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增色。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必须立足长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应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其次要结合当地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城市绿化路子。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本着勤俭节约办绿化的精神,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样,城市绿化工作才能真正地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但愿更多的城市野生植被能够免受不公平的待遇,尽早地在城市绿化中拥有一席之地,显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来源:中国建设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