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靠水"却不能"吃水"?
2006-11-22

  武汉11月20日电 (记者周甲禄、沈翀)家住江汉平原洪湖农村的白莹已经习惯了喝桶装纯净水。客厅桌子上竖着的一大桶纯净水和旁边地上一排空透明塑料水桶成了屋里最显眼的物件。

  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本以水多出名,长江、汉江分别从南北穿境而过,平原湖泊星罗棋布。然而,像白莹家这样,生活在淡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农民如今却为饮水发愁,因为沟渠塘堰水和浅层井水几乎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他们不得不到集镇上买水饮用。

  水乡难找清洁水源

  洪湖市是江汉平原著名的水乡,境内现有湖泊27个,总面积469.84平方公里,大小河渠13000多条,为方便饮水,当地村民习惯沿河而居,将河水直接作为饮用水源。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河渠水质发生变化,到现在,多数农村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洪湖市水利局最近对全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80.19万人中,饮水水质达标人数为27.58万人。不安全人口则为52.61万人。

    洪湖市峰口镇二洪村55岁的许明英说起饮水就激动。她指着家门前的一条河说,我们以前就吃河水,现在从上到下无数个水闸把河水隔成一段段死水,水面上漂满垃圾,水都变黑了。

    许明英一家9口人,现在饮水是用桶装水,洗衣服、洗菜则用压把井水。她说,开始时喝井水,但打起来的水发黄,水上还漂着一层油。现在经济宽裕了些,村里大部分人改喝桶装水了。家里人多,三天就得一桶水。

    监利县毛市镇卸市村村民纷纷对记者抱怨,过去都在河里洗菜挑水,如今大河淤成小沟,流水成了死水,又有人泡红麻、木材,几米外都能闻到臭味。不敢喝河水了,只好家家打井,但井水现在也不敢喝。

    村党支部书记孙宏志给记者做了个试验,用买来的桶装水泡茶,是浅绿色的,加入半杯井水后,茶水立刻变成深褐色。他说:“用井水煮饭,米饭呈黄色;洗衣,衣服变暗变硬;洗澡,身上会起皮屑。”

    据荆州市水利局介绍,荆州市所辖8县市区,共有农村人口516万人,有360万人还是直接以河渠塘堰和浅层地下水为饮水水源。经检测,这360万人所用水源均没有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

    饮用水源污染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污染加重,江汉平原可作饮用水源的“安全水”越来越少。当地水利部门监测显示,江汉平原地表水除长江和几条主要的支流水质较好外,其内河沟渠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大部分是4类5类水,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主要表现为耗氧量超标,夏季细菌、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另外,有些地方水源有漂浮物、沉淀物。

    监利县水改办今年3月的一份饮水安全报告显示,目前全县124.13万农村人口中,有82.29万人仍饮用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占比达66.3%。当地疾控中心对几个乡镇饮用水的化验报告显示,四湖河周沟镇水域水样浑浊度为30,超标10倍;耗氧量为20.9毫克/升,超标4倍;菌落总群为1100个/升,超标11倍;大肠菌群为130个/升(标准应为0)。红城乡后河水样检测结果更是触目惊心。

    洪湖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洪湖市地表水污染较重,一般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3类以上标准。全市供水水质除两个水厂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外,其他乡镇水厂基本满足农村饮用水卫生二级标准,村级水厂大部分达不到农村饮用水卫生二级标准。特别是不少水厂采用直供水方式,抽验结果表明,除其浑浊度比源水稍好外,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与源水相当,不符合饮用标准。

    据公安县水利局的调查,全县境内四大河流和五大湖泊的水源,其水中肉眼可见物,PH值、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数等均超标,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的地表水水质达不到安全饮水标准。公安县对无净化设施或未采取净化措施的自来水厂检测发现,水源中有的肉眼可见物和浑浊度超标,味微苦,有的铁、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虽然是自来水,但其水质不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水源性疾病威胁健康

    采访中不少农民向记者反映,用井水烧的开水,水垢厚。

    洪湖市峰口镇二洪村的白清娥家以前直接饮用河水,2003年河水污染得实在不敢吃了,花90元打了一口压把井。她家的水井还特别做了一个过滤装置,即用一口缸盛满沙子,再在缸底安一个出水口,井水打上来通过这个沙缸过滤后再打回家放在水缸里沉淀。但由于水中含铁、锰太多,即便经过这样的处理,烧开后水垢仍特别多。她拿来家里烧水的壶给记者看,壶底壶壁水垢厚得像牛皮,积垢已将壶嘴堵得只剩一条小缝。

    二洪村其他村民也反映,以前他们饮河水,很少有人得结石,现在河水不敢用,改为吃井水。

    在监利县的毛市镇卸市村,记者了解到今年头3个月,村里已有4个人做结石手术。陈赵村开小卖部的黄菊香说,原来喝井水,去年8月儿媳妇被查出有胆结石,医生说跟吃水有关,做手术花了近7000元,盖房子的钱都没了。家里不敢再喝井水,装了饮水机,买桶装水喝。

    洪湖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主任谈仁才分析,结石病人增加主要因为饮用水源硬度偏高。他说,目前江汉平原大多数农民的饮用水源是10米左右的浅层地下水,这类水硬度较高,钙、锰离子含量大。

    卫生专家不排除饮水不安全对人体健康的慢性破坏。

来源:中国水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