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迫在眉睫 中国水危机!
2006-11-21

2006人类发展报告:气候变化加剧中国水危机

    资料图片:11月9日,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南非开普敦公布《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用水困难,每年有180万儿童死于不洁净用水引发的腹泻,而非洲国家的饮水危机尤其严重。 2006年2月22日,尼日利亚纳斯科农场的村民在几乎干涸的水坑中取水。 新华社发(冉绿林摄)

    11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2006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版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不断上升体现出中国人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仅在过去3年中,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上升了25位,在17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第81。

    这份主题为“透视贫水:权力、贫穷与全球水危机”的《2006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世界对于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将无法持续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指标有望实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中国国内人均水的可用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在确保水的持续性供给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国的水资源供给压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资源稀缺的华北地区5.38亿人的生活。>>>>>>阅读全文

外电:冰川融化 污染加剧 中国水危机严重

     联合国官员近日指出,由于全球变暖,西藏的冰川可能会在100年内融化,中国的这个过度使用并且受到污染的水源地将受到威胁。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报告认为,在中国,几乎所有冰川都已经有融化的迹象,中国贫瘠干旱的西部地区有3亿农民届时可能会发现冰川流下的水量越来越少。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面临水源短缺问题的巨大挑战,人均占有水量仅占全世界的1/4。对中国的水源供应造成威胁的主要有气候变化,其他还包括工业污染,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以及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不够等。

    过度使用造成用水短缺,可能影响到中国北方,那里42%的人口供水量仅占全国的14%。其中70%以上的水来自黄河、淮河和海河,供应了中国大约一半人口的饮用水。这些水用作饮水污染太严重,但有一半的中国农村地区居民靠这样的水度日。 >>>>>>阅读全文

浙江:水乡湖州遭遇“水危机”

河床水土严重流失。

河里没了水,水龙头也成了摆设。

昔日的水乡,如今风光不再。

海水淡化缓解中国水危机?

  “喝吧,你现在享受的是部长级待遇呢。”赵亮一边给记者接了杯刚产出的淡化海水,一边开玩笑说。

  赵亮是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所的工程师。6月18日上午,记者和赵亮,以及该所另外两名年轻的技术人员来到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盐场的日产10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

  这一示范工程产水已经约半年了,但并没有24小时投入运转。我们到了以后,设备才开动起来。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原本混浊的渤海水变成了清澈的淡化水。
>>>>>>阅读全文

位于天津塘沽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已经可以产生出口感不错的淡水

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肯定中国应对水危机努力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林立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日前在北京发布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经从加大供水和调节需求两方面着手应对水危机。

    报告称,在供水方面,世界上最大的工程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将调动400亿立方米的水输往海河流域的工业及城市区域,比科罗拉多河总水量还多,跨越距离1000多公里。

    在需求方面,中国通过调节用水,使之与生态供水能力相符。黄河水利委员会从2000年开始将水转移给环境系统;中国采取了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包括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鼓励生产高价值作物等,以提高水在农业中的生产力;在工业领域,水价开始上扬,新的管理措施已经到位。

    报告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到2015年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的目标有望如期完成,这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报告也指出,中国人均水的可用量水平仍然很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这种形势更加严峻。此外,中国仍然面临水污染和用水过度等问题。 >>>>>>阅读全文

透视中国水安全:进步与挑战

  今天在京发布的2006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不断上升体现出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仅在过去三年中,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上升了25位,在175个发展中国家里名列第81。

  主题为“透视贫水:权力、贫穷与全球水危机”的《2006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世界对于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将无法持续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指标有望实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

  然而,由于中国国内人均水的可用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在确保水的持续性供给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国的水资源供给压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资源稀缺的华北地区5.38亿人的生活。
>>>>>>阅读全文

小暄   编辑整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