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污,不能光摆垃圾桶
2006-11-18
农村治污,不能光摆垃圾桶
  常州在新北区农民安置小区,“种植”了一块人工生态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这个静悄悄的“污水处理厂”没有围墙、不用人工,一天处理140吨污水。项目投资不算大,总投资180万元,维护成本也不高,每吨生活污水处理只花农民3毛钱,比城里还便宜。
  
  对居住环境不满,是当前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在农村采访,一幢幢气派的农家小楼,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看了确实让人高兴。但“面子”不等于“里子”,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受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理滞后的制约,多数村庄根本没有下水管道,污水、粪便、垃圾直排到房前屋后的沟塘,农村治污任重道远。
  
  刚落幕的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农村清洁工程,要还3800万江苏农民一个优美家园。
  
  眼下,各地新农村建设已越来越多地关注“村容整洁”,纷纷搞起了声势浩大的清洁运动。不少地方,村头舍尾摆上了整齐划一的垃圾桶,沟塘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有的乡镇还上马建设垃圾填埋场,村里也挖出了垃圾填埋塘,农村面貌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但农村治污,不是摆几个垃圾桶,找几个环卫工人那么简单,仅做简单的垃圾转移,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农民希望拿出根本办法,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是关键。2005年,建设部对全国部分村庄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这表明,农村治污应结合农村的特点,整体规划好村庄建设,在农民集聚区、安置小区建设之初,就对管线、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底子,相比于污染之后再治理,这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