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电池就可使附近水体半数生物急性死亡
本报讯(记者 朱文娟)平均每年约有500万节渔用干电池被废弃在海里,这些电池浸泡在海中所溶出的重金属,可导致鱼、虾、贝类个体死亡。而这些体内重金属超标的水产被人食用后,人类也会中毒。
这是日前结束的“废电池对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显示的最新结果。
据介绍,目前东海区部分使用帆式张网作业渔船将用过的电池随手丢进了海洋中,这些干电池被海水不断侵蚀,腐蚀,其中的金属逐渐溶出,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委托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废电池对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将贝类、虾以及鱼类分别投入浸泡了废旧电池的海水中,鱼和虾出现明显游速加快、浮躁不安等状态;而贝类则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死亡个体越来越多。实验表明,1节废电池全部溶出的金属足以使该水体内50%的生物达到急性死亡。在随后的解剖实验里,在3种生物体内都发现程度不同的重金属超标。而这种生物如果被人类食用,也会引发中毒,出现如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目前,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已开始开展“海洋渔用电池回收”试点工作,通过成立海洋渔用废电池回收小组,制定海洋渔用废电池回收规定,以旧电池换新电池,发放电池回收监督登记卡等措施,控制将废电池抛弃入海的行为。
东海回收废电池防范水产品污染
昨日,东海区海洋渔用废弃电池回收工作在江苏省南通市启动,试点期间,渔民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免费获取新的替代电池,今后,此项活动将向东海区包括上海、浙江沿海等地扩展。每年约有500万节渔用碱性干电池被废弃在海里,其泄漏物对海洋环境造成生态污染。“一直以来,干电池用完之后,就被直接丢弃到大海里面。”东海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资源环保处处长俞国平介绍道,渔用废电池主要集中在帆式张网作业渔船上。这种作业方式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从韩国引入的,目前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拥有帆式张网作业渔船近2000条。东海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通地区的启东、如东,浙江舟山地区的岱山、嵊泗等地。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曾委托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废电池对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1节废电池全部溶出的金属足以使该水体内50%的生物达到急性死亡。在随后的解剖实验里,在3种生物体内都发现程度不同的重金属超标。主持实验的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生态环境检测中心主任沈新强解释道,对于人体而言,富集重金属的生物体如果被人类食用,也会引发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此次试点,南通市在100多个渔村都设有回收点。试点初期,渔民用废电池免费换取同等数量的新电池,条件是必须建立回收档案。承诺不向大海丢弃废电池。南通市海监渔政支队将实行渔用废旧电池回收和电池配送一条龙服务,同时将在船头聘用兼职环保员,并签订船长承诺书,废旧电池回收责任状等措施。对渔用电池回收工作拒绝、阻挠的单位或个人,将处以500-10000元的罚款。明年,此项工作将向浙江、上海延伸,目前回收的废电池交由碳素厂直接处理,今后将逐步开发新的诸如手摇充电渔用电池等能源代替碱性干电池。昨日,南通市海边港口,渔民正从标杆上更换废旧电池以回收
来源:搜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