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黄河与他的危害
在黄河上游,它从发源地流出处,由于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对峙南北,也由于今日若尔盖草原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此时处于下沉状态的地区,流水在此潴积,自河流而来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尔盖湖为归宿。>>>>>>阅读全文
历史上的黄河的几次改道[图]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阅读全文
黄河突然改道 几天内将“吞吃”楚河汉界[组图]
为防止当地村民和游客接近塌陷的危险地段,荥阳市文物所在汉王城附近的几处路口设立了警示标志牌
近期由于黄河水情变化,黄河水道在此突然由原来的东西流向改为南北流向,河水向南直撞黄河南岸,松软的汉王城城墙根部山体在强大的水流冲刷下不断塌落、滑坡。从11月2日当地群众发现山体塌方到12月8日,一共塌落220多米,最严重的一天下塌26米,近百米长的汉王城西城墙已落入黄河,现仅剩9米。>>>>>>阅读全文
黄河流域自然灾害大总汇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与水灾一样,黄河流域的旱灾,也存在着灾情重、频率高的特点。从有历史资料记载至1945年,有大旱成灾记载的年份达1070余次。>>>>>>阅读全文
“悬河”之上又成“悬河” 黄河防洪安全受到威胁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的部分研究结果今天公布,研究表明,黄河下游主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造成的“二级悬河”现象,已经成为威胁黄河防洪安全的心腹之患。>>>>>>阅读全文
黄河中上游也出现“悬河”
人工手段"清洗" 解黄河"悬河"之危
为了化解“悬河”之危,从2002年起,中国连续5年在黄河上进行大规模调水调沙,在汛期利用黄河中游水库蓄水,用“人造洪峰”冲刷“清洗”黄河,把3.8亿多吨淤积在河道中的泥沙冲入大海,使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1米。>>>>>>阅读全文
让"黄河落地" 是"好心办坏事"?
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说,黄河人工“改道论”历史上就有,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下游改道,废弃“悬河”,再造新河;二是在上游改道,绕过黄土高原,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泥沙问题。>>>>>>阅读全文
豆腐乳西瓜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