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悲呼:谁来保障我们的健康!
2006-11-07

气味刺鼻,村民捂鼻而过

工厂附近浓烟滚滚

昨日上午,花溪区小碧乡二堡村的多位村民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反映,在该村有两个污染环境的加工厂,每天不仅释放出一大股刺鼻气味,还制造出大量的粉尘和噪音,严重威胁村民的身体健康。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村民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的甚至患上肺癌,村民们怀疑是与加工厂污染环境有关。

现场:气味刺鼻浓烟滚滚

接到报料后,记者驱车前往现场采访。进入小碧乡二堡村,远远就看到一大股浓烟冲天而起。在3公里以外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刺鼻气味,令人呼吸困难。走进村子,记者看到玻璃制造厂和柏油炼制厂并排列在公路旁边,排放的烟雾笼罩了整个村庄。经过此处的村民都是一边咳嗽一边用衣服捂着鼻子。

在加工沥青和柏油的工厂里机器轰鸣,一桶桶沥青被烧得滚滚发烫,刺鼻的气味就伴随着烧制沥青的烟雾释放。五六个工人正带着口罩给搅拌机“喂料”,一个工人说,即使戴着口罩,喉咙还是辣辣的。而另外一家加工玻璃的化工厂里也散发出浓烟和刺鼻气味。

在两个加工厂背后山上,生命力很强的松树开始出现枯黄迹象,当地村民说这是加工厂搬来后才出现的。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闷以及喉咙辣。

污染:困扰村民健康

据离这两家工厂最近的郭先生告诉记者,炼柏油和沥青的拌和厂是2003年修建,当时只是一个小型拌和厂。2004年拌和厂开始用机器搅拌,气体污染、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同时显现“发威”,威胁着村民们的身体健康。郭先生说,受两家工厂污染的村民有将近1000来人,其中已有10多人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还有的人甚至患上肺癌。他家由于离工厂比较近,一家人都患上了支气管炎。

同时赶来的其他村民也告诉记者,为了阻止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两年来很多村民一直不敢开窗。工厂动工时,村民无事时也都不愿意呆在村里。带着村民的反映,记者分别采访了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的两家工厂。

负责沥青沙石拌和厂管理的冯华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拌和厂属于乌当公路管理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存在。冯华仁说,污染的确存在,但这是由于工作需要,每年都要炼一阵子沥青并用来和沙石搅拌,用作铺路材料。而生产玻璃的贵阳鸿渝化工有限公司唐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什么都不肯说,让记者去找相关执法部门,说工厂相关的环境数据都在环保局那里。

随后,记者向花溪区环保局反映了村民意见。一名林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多次接到村民投诉,因为贵阳鸿渝化工有限公司位置处于低洼处,废气排放的确存在污染,我们已对贵阳鸿渝化工有限公司提出技术整改意见,并建议该厂重新选址。而拌和厂则不是长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在还不好解决。”

来源:贵州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