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湖” 影响西湖?
2006-11-03

  国庆的杭州秋色如画,但此时去西湖游览的游客多少都有一些遗憾——美丽的西湖不能一览无余。作为西湖核心景区之一的岳湖,沿湖路段已经被印有“印象西湖”中英文字样的绿色篷布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

  篷布之内的岳湖,此时毋宁说更像一个大工地:一个面积数百平方米的可升降舞台已基本搭建完毕,湖中间还盖起了一座二层仿古建筑。距岳庙大门正对面仅50米的“碧血丹心”牌坊,也被圈进工地之内。来自官方的消息称,这个工程名为“印象西湖”,是一个由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

  绿色的篷布挡住了游人视线,却无法遮掩来自当地民间的质疑之声。“印象西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工程?是否破坏了西湖的环境?又会给西湖带来些什么?

  神秘降临

  在整个西湖中,岳湖只有0.1平方公里,是五块水面中最小的一块,但风景优美,又紧邻杭州最重要的景点岳庙,一直深受游客青睐。可是,自去年10月起,浩大的“印象西湖”工程在岳湖开工。原本可将岳湖全景尽收眼底的岳湖楼停业,原来的岳湖码头进行了搬迁,所有游船不得进入岳湖水域;原岳庙停车场成了堆放施工设备和材料之地。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委宣传部部长、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文化局副局长陈纬给出的说法是:一直以来,杭州晚上的休闲活动内容比较少,留不住游客。杭州市政府受到“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的启发,聘请张艺谋打造依托西湖山水的实景演出“印象西湖”节目,可以给西湖增加一项夜间活动,也能增加游客在杭州的消费。

  然而之后不久,人们发出疑问:自然与人文风光都璀璨夺目、且正在申请世界遗产的西湖,是否有必要引入诸如“印象西湖”这样的演出?更有网友指出,“印象西湖”项目严重违反了杭州市的地方法规。

  此后,杭州本地媒体几乎未再刊登任何有关“印象西湖”进展的报道,不少本地人甚至认为此工程已经停止。而事实上,在被篷布遮挡起来的岳湖内,工程一直在紧张进行中。

  先斩后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杭州市规划局建设管理处处长江小军表示,杭州市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都要经过“三委”(市旅游委员会、发改委、建委)“四局”(市规划局、环保局、土地管理局、园林文物局)的联合审批。

  “印象西湖”项目,则是由三委之一的市旅游委员会,召集三委四局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市建委上报省建设厅,并最终由省建设厅报请建设部的。但事实上,当杭州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印象西湖”开工盛况时,浙江省建设厅刚刚收到立项申请。一直到今年3月8日,浙江省建设厅才做出批复,此时距离该工程开工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

  对此,浙江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主管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谢永明副处长称:“建设方当时解释说是在做一些前期准备,因为他们认为批下来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当时西湖正在进行清淤工程,也要进行围堰,工程的前期准备是按照西湖清淤的要求做的。我们让他们对方案进行了一定完善,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开工。”

  另外,对于公众的质疑,谢永明还提出了一个解释:该项目是作为临时设施审批的,并不是永久性建筑。不过,该节目导演张艺谋2005年在工程开工时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次性的演出,是天天能演出的……它的持续性,可以是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

  环评疑云

  除了施工审批程序,“印象西湖”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印象西湖”是否做过科学的环评,并经环保部门审批?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中心一位俞姓主任告诉记者,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印象西湖公司)曾经通过环保局找过他们做环评,但考虑到在西湖景区演出比较敏感,没有接这个任务。

  据当地媒体报道:“经过前期的地质勘探后,工程人员发现在岳湖这一区域,水下除了淤泥,还有8-13米厚的岩层,才最终选择了这一区域搭台。即使这样,为了保证安全,还需要先打下6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底桩,再把舞台搭在底桩上。”如果真的如此施工,对湖底环境的破坏不言而喻。

  记者又向负有监督之责的杭州市环保局查询,建设项目管理处拒绝介绍任何有关“印象西湖”的评审情况,也拒绝让记者查询有关该项目审批的资料。记者就此项目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西湖这样的风景名胜区进行这样的项目,要求更加严格。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年12月2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都必须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务院1981年审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投资上亿元的“印象西湖”显然属于这一范畴。但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公布的2005年全年到2006年上半年的所有批准的项目中,均没有该项目。

  10月26日记者获悉,现在工程已经结束,工地周围的篷布也已经拆掉,“演出即将开始”。

  建设部

  解决景区过度商业化问题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30日强调,各地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做到资源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认真解决景区过度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严重倾向。

  在30日召开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仇保兴要求各地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今明两年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要进行严肃处理。仇保兴指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克服只顾短期和局部利益、忽视长远和全局利益的错误倾向,防止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过程中急功近利、过度开发的错误行为,统筹兼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仇保兴还要求加大对破坏风景名胜资源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严格执法,确保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的完好无损。

  环保部门

  严查国家级保护区影视拍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有没有出现影视拍摄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将成为今后环保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定期或不定期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将从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中有了这样的规定。

  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出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决定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委员会,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估。除了定期评估外,环保部门还将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违法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影视拍摄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是否存在违法建设项目,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

来源:成都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