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船珠江天天捞红虫[组图]
2006-11-02

一男一女在打捞红虫。  

  近日,读者葛先生向本报报料:二沙岛夹江常有非法打捞船作业。船只行驶的巨大噪音不但惊扰了两岸的居民,也会对逐渐变好的珠江生态造成污染,希望相关部门对其加以制止。昨天,记者在珠江上亲眼目睹了这些“三无船”,并就葛先生提出的问题采访了相关人员。

  现场目击:

  六条小船来回撒网

  昨天凌晨5时,凯旋华美达酒店对出的珠江水面上,忽然传来一阵刺耳的轰鸣声,靠在江岸的六条小船分头离岸,各占一块地盘之后,开始下网。记者发现,这种小船外形破旧,船上的设施十分简陋。每条船上无一例外,都是一男一女搭配作业,他们都身着捕鱼用的塑胶衣。

  记者看到,整个打捞过程大致分四步:第一步,扬开大网,将网口的铁环挂在船边;第二步,开足马力飙出二三十米左右;第三步,开动加压泵,将一根气管捅入网中泵出淤泥;第四步,拉网,将网中的“猎物”倒入一个竹箩进行简单挑拣。每一条船的船头作业区都是两边同时下网,同时收网。

  清晨7时,江面上那些打捞船在江中来回行驶,马达轰鸣,一次又一次撒下大网。就在宏城公园与海心沙公园相对的江面上,有两艘船正在作业。记者扯大嗓门和其中一条船上的女子进行了简单对话。她告诉记者他们是在捞红虫,并说将把打捞的红虫拿到江的南面去卖。

  广东省体育局保安小赵告诉记者,无牌船艇在附近打捞红虫不但扰民,而且是珠江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据他所知,驾船来这里的都是外地人,以湖南人的夫妻档居多。这些自行组装的打捞艇用柴油机做马达,声音本来就很大,一旦开始作业要开足马力拖动大网,声音更是响得刺耳。他说:“这是这些年来江面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了。水警一来,他们要是逃脱不及就跳水撒泼或者大打出手,很难治理。”

  环保专家:

  红虫有消除污染物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建仁副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虫生长在污水地区,繁殖快,寿命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废物有吸收、消耗作用。可以乐观估计,由于珠江水是流动水,红虫的繁殖能力又比较强。大量打捞红虫对本地珠江水生态圈的负面影响将因此而减至最弱。但罗副所长建议,既然在珠江设置禁行水域,除考虑安全问题外,肯定也考虑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问题,所以这种非法打捞行为一定要予以打击。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徐韵林教授表示,过量打捞珠江水域红虫对于整体生态环境而言,暂时未见不良影响。徐教授认为,有关部门要及时治理这些非法打捞船只和打捞者,因为这种江面作业,随时可能造成珠江水污染。

二沙岛连接珠江面河涌出现大批捞虫人

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