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制中水一年省钱21万元
2006-11-02
    生活污水制中水一年省钱21万元

  罗湖打造循环经济出新招,莲塘片区采用曝气生物膜净化生活污水技术初显成效

  本报记者周海涛实习生徐锐锋报道近日,一项利用先进科技打造循环经济社会的成果在罗湖得以应用。罗湖区莲塘片区已经通过曝气生物膜净化生活污水,并将其作为绿化和环卫用水。据专家介绍,每天通过这个回收处理装置可得到中水300吨,其中80吨可用于莲塘片区绿化和环卫,可浇灌15万平方米的绿地,光环卫与绿化这一块每年就能节约资金6.3万元,若制造的中水全部投入使用,每年能节省21万元以上。

  莲塘片区目前环卫冲洗马路及绿化水源均取用于自来水,用量大价格高。去年年底,罗湖区水务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在华景路排洪渠的莲塘河出口建立中水处理与回用示范项目,以此节约城市“洁净水”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排放在莲塘河的污染物,发展循环经济。莲塘中水处理原水取自华景路排洪渠的污水。污水通过取水井、中水贮水池和设备控制间,经过初沉、淹没式曝气生物膜、砂滤、活性炭过滤和消毒等程序,最后从水管直接输出中水到环卫的洒水车里。经初步计算,包括折旧成本,该项目每吨中水成本为1.5元,比现每吨自来水价格3.4元低了近2元。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董文艺博士介绍,该项目处理出来的中水,水质比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提高了70%。

  5日上午,记者在莲塘现场实地采访时看到,刚刚从取水井抽取上来的污水混浊不堪,发出阵阵腥臭,甚至还有一群蚊子在水槽的表面来回“忙碌着”。由于排水渠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容易滋生微生物,成了蚊虫的温床。来自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的董博士从过滤污水有机物的水池拉出一根系满生物填料的绳子,向记者介绍其用处。原来,这种生物填料是用来吸附微生物,并以在水池底部用曝气充氧的形式培养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此一来,中水处理过程就没有污泥产生,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产生臭气。据了解,这种填料价格不高,而且使用寿命可达三到五年。经过几道处理程序,中水被储存到一个较大的水池里待用。记者从水池上面看到,三米多深的中水,经过处理后,竟然可以清晰地见到池底。

  项目介绍人董文艺博士在现场算了一笔中水处理的经济账,一般建造该试点规模的中水处理项目需要50-60万元,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每吨中水节省费用2元计算,全部投入使用的话,那么每年能节省21万元以上。罗湖区区长鲁毅现场视察之后表示,比经济账更为重要的是环境账,他认为,城市污水问题要早处理、早解决,莫等老百姓怨声载道了才重视,并强调为推动罗湖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将处理污水技术推广到各个企业和城中村。

  据了解,该项目处理后的中水,适用于绿化和环卫、工业冷却、冲洗公厕、冲洗汽车和河湖补给等,即使未能全部使用,重新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也有利于环境。

来源:深圳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