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部,全省地形以高原爲主,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全省94%,有高山、峽谷、河流、湖泊、雪山、冰川、高原、梯田、火山地熱、喀斯特地形、原始森林、熱帶雨林、文物古蹟、世界遺產。雲南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礦藏,植物、鳥類、魚類、爬蟲類、兩棲類種類皆為全國之冠。
但更為舉世著名的是,雲南省有二十六個民族,除漢族外,雲南省的二十五個民族為“彜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壯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滿族、獨龍族”,人口超過100萬的有彜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壯族等五個民族,其他還有仡佬族、土族、土家族、侗族,人口數量非常少。每個民族皆有其獨特的歷史傳承、生活方式、語言文化、民俗活動,吸引了國內外遊客、學者專家、攝影家去觀光、去紀錄、去拍攝。
但是由於雲南幅員廣大,地形地貌複雜,交通十分不便。火車路線只有幾條,搭客咝栝L途跋涉,繞著群山、河谷行走。客?/SPAN>臥車多為夜班車,比較危險,當地友人不建議搭乘。體弱、容易暈車的人,在雲南旅行尤為辛苦。許多民族居住在邊陲、山區、河谷,交通工具不易到達,雖有多元的民俗活動、祭典,由於訊息不易掌握,即便去了也容易撲空,所以一般遊客團體較少前往參加。
聽聞雲南壯族主要居住在文山州廣南縣,在民族服飾、風俗上都頗有特色,本著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憧憬及興趣,雖知行程會比去大理、麗江等著名旅遊景點辛苦,我還是與友人去了雲南文山州,參與了壯族獨特的“祭龍”活動。
除了壯族,哈尼族支系梭比人、漢族、花腰傣族、彝族、基諾族皆有”祭龍”活動,習俗與祭典各有特色,但多為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村寨平安。壯族在春耕前,農曆三月的第一個龍日舉行”祭龍”活動,希望龍神能普降甘霖,保佑村寨。當日村民穿上盛裝,抬著兩頂紅花綴飾的轎子,一同到村外的特定地點,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巫師(有的稱牧工)進行請龍神儀式,之後抬轎子請龍神乘坐,村民拉開長長的的布匹象徵龍神,邊走邊唱歌,一同回到村中龍廟中,途中有村民會對布龍潑水,意為風調雨順,村民也會敬水酒給行進中的隊伍,慰勞大家。回到村中龍廟時,村民將轎子抬進龍廟中,把布匹捲好收起,象徵龍神進駐廟裡。村民會殺豬、殺雞、準備花飯等其他祭品祭拜,祭拜完後大家坐在廟前吃喝、聊天,有的村寨會在村寨邊的旁祭拜”龍樹”(榕樹)。
我們從昆明出發,因昆明直達廣南的車只有夜車,較不安全,故我們經文山轉往廣南,車程需八、九小時。在文山州廣南縣打聽,幾天內跑了數個村鎮皆未碰到”祭龍”活動,只看到一些少數民族”趕街”(市集)的熱鬧情形。最終才打聽到”小廣南村”會舉行此”祭龍”活動,當日早上很幸叩脑谛